防止癌细胞“苏醒”,还需巩固性治疗

文 / 健康就这么简单哟
2020-11-04 10:25

很多人以为根治术,就是将癌细胞“斩草除根”,再无隐患,这是一种误解。

医学上所说的根治性手术,与大众的理解稍有不同。肿瘤根治术,是指在切除原发肿瘤同时,按照肿瘤规范化手术的治疗原则,必须清扫相应区域的淋巴结,以期达到根治目的。

肿瘤根治术后就能高枕无忧吗?肿瘤治疗十分强调首次规范化治疗,特别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许多局部区域晚期患者在根治手术后,需要行术后的辅助放化疗。

参加此次多学科会诊的刘大叔,退休没几年,发现胃部不适半年,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IIIC期。随即做了胃癌根治术,虽然是D2切除(D2是指手术范围,在胃癌根治术中D2淋巴结清扫是指清扫第二站淋巴结),但淋巴结33/33阳性,复发转移风险极高,所以需要行术后放化疗。

胃癌术后影像图

且看美中嘉和多学科患者专家团将如何为其制定治疗方案,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会诊纪实

国际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其合理化和个性化的诊疗能提升患者生存率,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同时避免多处问诊、重复检查带来的费用和负担。

会诊开始,与会专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历、影像等资料,仔细倾听了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及诉求,随后,针对患者病情及诉求,来自中、外的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物理师、技师、护理人员等几十人的医疗队伍,开启了此次的多学科会诊。

患者病历

初步诊断

胃癌术后,T4aN3bM0,IIIC期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64岁

2020.08.11上腹部CT提示:胃小弯侧壁增厚,胃周淋巴结显示。2020.08.13胃镜提示:胃窦、胃体巨大增殖灶,病理提示:“胃窦”低分化腺癌。

2020.08.21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D2)+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肿瘤大小8.5*7*3.5cm,距上切4cm,距下切4.5cm,胃窦粘液腺癌,III级,浸润至浆膜层,脉管内癌栓,小弯淋巴结16/16枚,大弯淋巴结14/14枚,见癌转移,胃第6组淋巴结1/1见癌转移,胃左动脉根部淋巴结2/2见癌转移,大网膜未见癌累及,CK7-,CK20+,CerbB-2-,Ki- 67+60%,P53-,nm23+,

CEA+,TOPOII+。

2020.09.05,2020.09.26行2程CapOX化疗,具体药物:奥沙利铂 150mg ivgtt d1(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卡培他滨1.5g bid po,d1-14(每日两次,口服,第1天到第14天)。化疗耐受可,未见明显骨髓抑制。一般情况可,体重近1月来增加2kg。

讨论时刻

是否存在复发高危因素?

D2淋巴结清扫术是标准的胃癌根治术式。胃癌D2根治术不仅将病灶充分切除,同时彻底廓清胃周第1、2站淋巴结,并将大小网膜、胃等行网膜囊外切除,整个过程按照肿瘤切除原则进行,淋巴结清扫和胃肿瘤切除同时完成。

该患者属局部晚期胃癌,术后病理: 肿瘤大小8.5*7*3.5cm,距上切4cm,距下切4.5cm,胃窦粘液腺癌,III级,浸润至浆膜层,脉管内癌栓,小弯淋巴结16/16枚,大弯淋巴结14/14枚,见癌转移,胃第6组淋巴结1/1见癌转移,胃左动脉根部淋巴结2/2见癌转移,大网膜未见癌累及,CK7-,CK20+,CerbB-2-,Ki-67+60%,P53-,nm23+, CEA+, TOPOII+。

淋巴结33/33转移,术后分期T4aN3bM0(IIIC期),存在高危复发转移风险。

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放化疗?

根据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指南——可切除胃癌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

该患者具有“脉管癌栓、N3、转移淋巴结比例> 25%”的高危因素,为D2根治术后伴有局部区域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是术后放疗潜在人群。对于这类患者,其局部病期较晚,局部复发与腹膜、远处转移的风险同时存在,治疗策略应是局部与全身治疗的共同加强,或许可有进一步获益的空间。

从局部控制的角度看,放疗是有效的。韩国ARTIST研究,发现D2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可显著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该患者淋巴结阳性,需要进行术后放疗。

从全身治疗角度看,放疗同时,需要同步化疗,建议行术后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同步化疗方案考虑卡培他滨,考虑该患者65岁,如果不能耐受8次化疗,起码保证6次化疗。

会诊结论

经过详细讨论,会诊专家给出如下意见:

行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

癌症根治术,医生仅是将肉眼可见的癌细胞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但这并非真正的根治,尚有“漏网”的癌细胞,凭借目前的影像检查手段,还不能发现这种微小的癌转移灶。

复发转移的隐患是存在的,切不可术后讳疾忌医,该巩固治疗的时候,切不可觉得这是过度治疗。希望刘大叔经过术后巩固治疗,能够提升预后和生活质量。

文章校审

胡巧英

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放疗科主任

陆琼

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肿瘤科医生

影像供图

温阿明

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放射科医生

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

傅深 教授

国际多学科会诊组长

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简称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是由多个学科的专家通过讨论,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肿瘤等复杂疾病的诊疗。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首先倡导并推广,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行之有效的诊疗方式。

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集合了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新加坡泰和国际医院等的专家资源,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严谨、高质量的个性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