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一直会”挑人”,医生忠告:这5类人要当心,预防有3个要点

文 / 药师方健
2019-06-20 23:20
肠癌一直会”挑人”,医生忠告:这5类人要当心,预防有3个要点

肠癌包括了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肠癌从正常肠上皮→过渡增生上皮→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癌的演变过程已较清晰,一般需10年以上。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肠癌的发生与环境、饮食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肠癌一直会”挑人”,医生忠告:这5类人要当心,预防有3个要点

哪些人容易得肠癌?

1.有家族史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人,都是肠癌的高危人群。有资料显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25岁时腺瘤的恶变率,30岁时为50%,而60岁时几乎达到100%,中位恶变年龄为36岁。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国内研究报道平均发病年龄为40~45岁。

2.有炎症性肠病的人

炎症性肠病相关性肠癌主要与病程长短和病变范围有关。病程>20年,患肠癌的几率在12%~15%,而病程>30年者,肠癌的几率增加到50%。

3.有胆囊疾病的人

早在1978年外国科学家就首次报道了胆囊切除可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胆囊疾病导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业界认为可能与胆囊切除后,胆汁流动动力学及胆汁成分的改变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4.有腹部放疗史的人

许多研究资料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癌等接受放疗后,患肠癌的几率明显增加。

5.糖尿病人

国外有报道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患直肠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倍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大肠癌都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危险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少、饮食中低膳食纤维而高糖等。

肠癌一直会”挑人”,医生忠告:这5类人要当心,预防有3个要点

如何预防肠癌?

上述肠癌高发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预防肠癌,注意饮食中高糖、高脂、低纤维,常吃辛辣、煎炸、红肉等食物,以及久坐、运动过少都是肠癌高危因素,另外环境和水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具体预防有三个要点: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饮食应以低脂、低糖、高纤维素为主,研究发现摄入较多蔬菜、水果,与肠癌的发病危险呈显著负相关。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多饮水,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减少肠道内致癌物质的停留,从而降低肠癌的发生率。

2.二级预防

针对有家族史、腺癌性息肉、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异常者,应到医院进行大便潜血、脱落细胞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肠癌,并予以治疗。

3.三级预防

对肠癌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主要是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及中医中药、免疫治疗等。

#真相来了# @健康真相官 #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