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言 | 对话乔友林!AI是否能成为基层医生对抗宫颈癌的利器

文 / 搜狐健康
2019-04-29 10:25


婉言 | 对话乔友林!AI是否能成为基层医生对抗宫颈癌的利器


文 / 蔡娘婉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虽说能不活检就不要活检,但不可否认的是,宫颈活检病理是检查宫颈癌或者明确宫颈病变性质的金标准,而今基层医生面临的更为现实的问题是——“过度”与“不足”,如何找到病变的准确部位取样,如何避免因此导致的过度诊疗或漏诊?日前,在搜狐健康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乔友林教授的专访中,乔友林给出的最新解决方案是——宫颈癌筛查人工智能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位居全球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前13%,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约有52.7万例新发宫颈癌,其中约25.5万例死亡。85%发生在欠发达国家与地区,59%发生在亚洲。我国每年约有1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占世界新增病例的20%左右,其中约3万例死亡。

公开数据显示,从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到发生宫颈癌,时间跨度可以达到6—10年或更长。所以有效、积极地开展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婉言 | 对话乔友林!AI是否能成为基层医生对抗宫颈癌的利器


(上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乔友林教授)

过度:对一过性感染导致的假阳性的诊疗

宫颈癌筛查的“益处”在于筛查技术的敏感性,就是发现那些有可能发展为癌症的高级别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的人群,给予其及时的治疗。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不当,影响了筛查的准确性,也会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的“危害”,特别是HPV病毒的检测,阳性结果中,包含大量一过性感染(无高级别病变),会导致“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由此带来后续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测(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

所以,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我们既要追求“益”,同时也要关注“害”,2013年由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理学会(ASCCP)和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共同提出宫颈癌筛查的最佳策略——筛查益处的最大化、筛查潜在危害的最小化。即,发现那些有可能发展为癌症的宫颈癌前病变,同时也要避免对一过性HPV病毒感染导致的良性病变的活检与过度治疗。

目前宫颈癌的主要筛查方式:

第一阶梯:细胞学检查(TCT或巴氏涂片)或 HPV检测。

第二阶梯:阴道镜检查。

第三阶梯:宫颈病理。其中,阴道镜检查是利用将子宫颈或生殖器表皮组织放大的显微镜,配合光源及滤镜之作用,清楚地检查子宫颈、生殖器,让医生可以观察子宫颈上皮及血管的变化。阴道镜可以观察到发生病变的宫颈、阴道等部位的形态学改变和血管网的变化,发现许多肉眼不能看到的亚临床病变。阴道镜指导下的活检,定位准确,提高取材的准确性,从而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

宫颈活检即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即取宫颈的上皮到显微镜下观察。宫颈活检组织检查是在可疑病变区活检,取材组织非常小、难度较大,然后对取出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做病理确诊。

不足:不会取活检、不会下诊断

在很多欠发达地区,确实也可以通过前期筛查发现可疑病变,可是在确诊阶段,却遇到了瓶颈——基层医生不知道如何用阴道镜在宫颈的正确部位取活检。“你很难让基层妇产科医生在短时间内达到专家水平,如果取样区域不对,最后还是会漏诊。”乔友林教授思考,AI是否能成为基层医生对抗宫颈癌的利器?

只要有网络,基层医生是不是可以用电子阴道镜对着病人的宫颈部位拍片?AI是不是就能实时提供在线指导,告诉医生,你应该在哪个部位、几点钟方向取样,提升诊疗准确度?

在腾讯优图实验室的支持下,乔友林团队准备在五月披露他们正在潜心研发的AI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他希望这个系统可以解决基层医生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时,存在宫颈转化区的位置类型,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位置识别困难,从而无法可靠地制定精准活检位置等问题。据了解,这个系统已对一定量级的基于病理的病变级别及宫颈转化区分类型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希望能提供一种辅助诊断,提高医师对宫颈疾病的诊断能力,解决了基层妇科医师资源不足与能力提升问题;提升阴道镜检查诊断与质控管理能力,减少主观经验的影响。提高宫颈癌筛查的CIN2+的检出率,减少过度医疗所引起的损害。”乔友林说。

乔友林最后告诉搜狐健康,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对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进行筛查,医学专家们应不满足于发现癌症,而应在癌的前期状态就将其找出来,对它进行很好的治疗。面对地区发展不均等因素,宫颈癌筛查防治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人工智能让未来可期。

婉言 | 对话乔友林!AI是否能成为基层医生对抗宫颈癌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