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乳腺癌患者自白:人在病上磨,如今保持平静心

文 / 杨怡
2019-04-07 13:16

她在8次化疗中,被抢救过2次。在最难熬的时候,家人也和自己一样感到痛苦。

她会觉得连累到家人,心无所依。不知道下一步什么走,于是选择了佛,把自己的心交给佛教,皈依的时候得到的法号是“慈恩”。

闫文,来自江苏盐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职业是体育老师,年轻时曾经是省里面的专业运动员。她退役后在一所学校做体育老师,多年的工作是负责学生体育专项考试这方面的事情。

2017年7月中旬,学校进行体检,体检发现乳腺方面的问题,在市医院检查,诊断是良性肿瘤要开刀,到上海做B超,切除下发现是三阴性患者,三阴性乳腺癌的特点是复发率特别高。“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闫文对自己说。8月开刀,当时对麻醉的反应很厉害。更别说后来接着做了8次化疗和8次放疗。她说,没经历过,可能不觉得地狱般的恐怖。

用闫文自己的话说,“关于化疗:只有化过疗和放过疗的人才敢说,什么感受,其他人都没有资格说。”

一个乳腺癌患者自白:人在病上磨,如今保持平静心

成为一个有资格谈论化疗和放疗的人,她有点想要苦笑的感觉,于是她开始整天抄经、参加了当地一个寺庙的义工,每周定期几个时间段去学习佛法和传统文化。

因为身体弱,别的居士不让自己洗碗、拖地,因此感谢佛居士们的一份善意。尽管心灵找到了佛教慰藉,身体恢复得还是非常慢。同为义工的一位居士,告诉自己网上的“龙鸣寺调理癌症患者,吃住不要钱”的报道。第一次知道癌症病人吸香这件事,闫文的感受首先是,现在虚假的东西真的很多,不知道这件事什么意思,只“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下,并且不是非常相信。

又过了段时间,在庙里询问了一问很德高望重的老居士,这位居士很受敬重,所说的话很受信任。这老居士再一次对自己说起吸香这件事,讲自己亲耳听到另一位和闫文一样乳腺癌病症的佛家居士在庙里吸香调理,身体恢复得很好的事。闫文说,她记得老居士那天最后说得那句话:这是出家人在大发善心啊,就把一切交给佛,交给菩萨吧。

闫文说,是从老居士那一番话尤其是那一句话后,自己身体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对整件事认真了解起来,特别地兴奋。

拨通了吸香的任院长的电话,觉得这个人声音很善良,很想来试一试,而这时吸香已经搬到了海南。闫文脑子里想到的是:“那就算搬到天涯海角,我都要追过去。”

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行李收拾好,再对家里说,家里人是一致反对的。家里人担心自己,觉得天下不会掉免费的馅饼。闫文说,自己是相信的,并且这其中没有不安全的因素。最后家人一致同意,原因是思来想去,不想让闫文放过一切求生的希望。

一个乳腺癌患者自白:人在病上磨,如今保持平静心

和家里达成一致:到海南,手机要随时把这边情况报告回去。(说到这里,闫文幸福地笑了一下,说当然很感谢家人对自己的关心。)

江苏到海南,2000多公里,一个人飞过来,不想让丈夫一起跟来,怕他不能安心工作(眼泛泪光)。闫文当初是专业运动员,到各个城市甚至是出国参加比赛,自己胆子也是比较大的。儿子在外面读书,不在身边。

12月15号,到达海南吸香调理的疗养场地。闫文这次来,除了行李,还带了12月13号出发之前在上海带来的一个血象方面体检报告。15号晚上,和任院长见面,自己详细地把情况将给他听。一来,立马有感觉:生活好像有了盼头;好像自己的生命会继续向前,路还长着呢;虽说癌症不能治愈,对好的疗效还是非常期待的。

闫文说,自己用吸香,因为是运动员多年,肺活量相较别人要大,所以吸得比较好效果很好,按着要求来。自己的性格也是很严谨的,一切都按着每天吸香5-6个小时,非常严格遵守时间。直到吸香第7、8天,自己在房间里,喜欢静静地抄经,然后一边吸香,也是因为自己的体力比较弱,不太能到户外活动。自己的调理反应,感受到左脚脚趾疼痛,疼了一天,第二天症状消失,小拇指发黑发紫,像是外伤一样。但自己并不过度担心,和任院长沟通好,觉得是身体对吸香有了反映。

闫文生活的特别是循规蹈矩,吸香半个月以后,她发现体力完全恢复,是通过一次送饭事件。因为受到疗养的病友委托,替她打饭,于是要把饭送到三楼,这一送饭,闫文很惊喜,因为发现原来自己爬楼一直要扶着楼梯,还要喘很久气,这一次竟然很轻松——爬到三楼,手里还拿着自己和替别人带的两盒饭菜。她说,准确的感受是,窃喜。

吸香15天,才开始认定,吸香对自己有效果。

一个乳腺癌患者自白:人在病上磨,如今保持平静心

“无论搬到哪里,我每年都要来保养三个月”。三阴性乳腺癌和其他的性质最大不同是,复发率很大,但是度过了五年,五年之后,复发率就很小很小。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会更好。”

闫文整个儿的心路历程中,最让我慢慢地去体会的是这样一句话:我原来的性格是运动员的性格,好强、凡事追求完美、做事情很急……但我现在,患癌、化疗和放疗以后,我完全是反着来。”

“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曾经的闫文的认真、极致、好强,是经年累月持续当年的一年初心——是一名运动员,就得活得像一个运动员,运动员就是要争得第一。所以,“做到完美、得第一”就是她的目标,也是她的习惯。

直到检查出是乳腺癌,还是复发率极高的三阴性乳腺癌,人生就像是迎来一场倾盆大雨、甚至地震摇撼,甚至是落石崩于前的感觉。她开始意识到,人生要反着来。她开始镇静念佛,练习如何不快,不惊不惧……开始好好爱自己,甚于爱完美,甚于爱“第一”。即是佛法的不被尘嚣所感染,视名利如敝履,把一念烦恼心变成一念平静心;也是涵养性情,颐养浩然之气,拥有活得静时的一份庄严。

人们的种种快,心里总有放不下,往往是心欲交集、心的力量的流散。“无争”,对一切事看淡,一念清净心,则是安,是人归于清风草木之间的无限,更是对人生的最清晰的辨别。

量有多大,心有多静;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一个乳腺癌患者自白:人在病上磨,如今保持平静心

就像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短篇小说《尽头的回忆》。“那一天的那一段时光,简直可以作为一生的宝物收藏在盒子里……事物的发展难以预测。或许下一个瞬间幸福就会降临,或许一直等待下去也无济于事。对任何人来说,奇迹都平等地随时等待着降临。”

一切都会平等的降临,尤其是奇迹,无论你行为的快慢、性格的好强。只有相信内心有无尽的风景。

相信如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所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才会像今天的闫文,用那么“看见我心”的静去抄写一遍遍的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