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文 / 广东卫生在线
2019-02-16 10:13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最新消息

2月14日下午,疟原虫免疫疗法临床研究项目组发布消息称,有意向参加本研究的患者可通过三种方式关注。目前报名的志愿者已经饱和,需要了解何时开始下一期志愿者招募等相关资讯的人士,请留意项目组发布的消息。

疟原虫能以毒攻毒杀死癌细胞?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教授的一段演讲视频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该文对于癌症患者和家属而言无疑是一束希望之光。

据“中科院之声”官方微博发布的参与临床试验的医院,有两所在广州,一所在云南。其中在广州的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和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据广医一院工作人员透露,这几天,关于申请参与临床试验的咨询热线几乎被“打爆”。有不少申请者告诉广卫君表示,电话经常占线打不通。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意向者可通过哪些方式关注?

2 月 14 日,疟原虫免疫疗法临床研究项目组发布消息,有意加入本研究的患者可通过3种途径获得有关临床研究的信息:

1、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

http://www.cas-lamvac.com/Patient

网站开通了志愿者信息录入,有意向参加本研究的患者可在线录入相关信息,以便研究者进行初步筛查,如果满足相关条件,我们的工作人员会跟您联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筛查。我们将严格遵守信息保密,并按照临床研究规范开展,以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2、关注“蓝耀网”微信公众号(ID:cancerimmune)-免疫疗法—疟原虫免疫疗法

3、咨询电话

广州地区:020-82258809、13826014341、18802043960

云南省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13170612004、0871-68639361、0871-68636666

参加研究的志愿者需具备哪些条件?

志愿者年龄在18-70岁,生活能够自理,饮食良好。接受本疗法治疗的志愿者需要住院治疗2个月左右。

目前不接收淋巴瘤,鼻咽癌,宫颈癌,黑色素瘤,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

项目组强调,研究者将严格按照临床研究的入排标准进行志愿者筛选,不符合的患者请予以理解。

目前,临床研究合作单位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组名额已满 ,暂时不接收新的志愿者。

项目组提醒,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是癌症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临床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处于逐步分阶段接收志愿者的阶段,目前报名的志愿者已经饱和。为了不耽误治疗,建议患者先寻求其他方法治疗。下一期入组报名将何时开始,会否扩大参与合作医院范围等信息,患者、家属可通过上述方式与研究团队继续保持联系。

项目组也正积极与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合作,遵守科学研究的规律,逐步扩大研究范围。关于临床试验的最新信息,公众可留意项目组网站和公众号公布的消息。

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有患者家属告诉记者,自己是看到央视报道后专程来广州的。病人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家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寻求疟原虫的治疗,同时表示,愿意承担风险进行治疗,因为本身已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案。 据医院方表示,仅2月12日一天,已有上百名患者登记报名该项目。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疟原虫治愈癌症”? 专家说的是“可能被治愈”

在不少自媒体的文章中,都用了“治愈癌症”的字眼,也让许多走投无路的癌症患者及家属燃起了希望,促成了这一话题的急速热炒,也引来了无数的批评质疑。然而,实际上陈小平、钟南山两位学者的表述均未用到“治愈癌症”这一说法。

2018 年底,陈小平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介绍了自己团队目前的研究课题——疟原虫是否能成为抗癌的生力军?

近日,陈小平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疟原虫治疗的方法就是给癌症患者打一针,打入1毫升含有疟原虫的红细胞。这一针疟原虫的红细胞可以在患者体内存活一两年。 他说道:“就目前的临床观察来看,在接受疟原虫免疫疗法的首批 10 位病人中,5例有效,其中2例可能已经被治愈。“

可能被治愈的其中1例,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之前经多个疗程的靶向治疗后,产生了耐药,也就是说“无药可救”。在接受疟原虫疗法治疗后1个月余,他颈部的转移肿瘤病灶消失了,肺部原发病灶的性质发生改变。经微创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医生发现这一原发肿瘤失去了恶性肿瘤的表观特征。疗程结束后,这个患者经PE-CT检查发现,他全身已无肿瘤病灶,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观察1年多无肿瘤复发现象。

另1例患者是晚期前列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接受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1个多月后,他的疼痛消失,恢复了正常走路,结束疗程时已经无任何症状,出院后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几个月后复查,发现前列腺癌原发病灶的代谢活性消失,观察1年无复发现象。

针对这两例成果,陈小平研究团队用了“可能被治愈”的说法。他强调,因为在医学上验证一个疗法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还要观察5年的时间看癌症是否复发。而目前这项研究中,对最早的患者的观察也就差不多2年,说治愈还为时过早。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大家需要留意的是,陈小平教授用了“可能”这个词,而在热传的文章里,这话就成了“用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学方法成功地治愈了晚期癌症”。

此外央视的报道中,钟南山院士也在肯定了这一研究积极性的同时谨慎表示: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近日,钟南山院士也回应称,该疗法仍在实验中,尚未达到被批准条件性用药的阶段。钟南山介绍,该项实验已经进行了近4年的时间,都用于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效果,病症处于终末期病人的治疗,目前已临床试验了近30例,有10例观察了一年,其中5例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病人主要患有肺癌,也有少数前列腺癌,肠癌患者。 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看起来有一些苗头,但是下结论太早了。”

由此可见,“治愈”的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

疟原虫“以毒攻毒”会否对患者造成更大伤害?陈小平:青蒿素可控制疟原虫密度

此项科研成果在前期的“一片叫好”后,陆续有不同声音出现。

网上目前对该研究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也有人对流程是否规范也提出了疑问。往病人身上注射疟原虫是否经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显示,相关用疟原虫进行癌症的免疫治疗的研究共有三个,分别通过了中国注册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和云南昆钢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页截图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页截图

许多人质疑,“在应用于人体试验前,是否经过动物试验?”

陈小平教授团队介绍,他们在小鼠身上开展过动物实验。研究团队把小鼠分为两组:一组只接种癌细胞,另一组接种癌细胞之后还接种疟原虫。研究人员比较两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曲线,然后解剖两组小鼠观察脑、肺、肝等重要器官是否有肿瘤转移病灶,并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曲线。最后证明,疟原虫感染显著抑制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显著延长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小鼠实验的成功后,团队从2016年起与钟南山院士团队等合作,在多家医院开展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和云南昆钢医院。

在已经是晚期的癌症患者身上再种上疟原虫,是否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感染疟原虫会导致病患出现周期性发烧等各类症状,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陈小平教授团队表示,疟原虫免疫疗法的副作用是发热和贫血,但团队用青蒿素控制疟原虫的密度在较低的水平,可以让患者不发热,不出现贫血。在疗程结束时,可以用抗疟药彻底清除疟原虫。

青蒿素是否能控制住疟原虫?曾多次赴非洲参与疟疾防治项目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徐勤表示,对于注射进入人体的混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青蒿素一样有效,但需要注意如果血型不同可能出现溶血。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其他声音

@浙江大学教授:理论基础成问题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认为,陈小平用了一张假图,不可能是癌症死亡率图。美欧澳那几个地方确实是癌症高发的热点区域,但是因为他们医疗水平的因素,这主要是受人均寿命提高的影响,癌症死亡率远远不是全球最高的。至少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在人群范围内看不到发生疟疾和癌症死亡率下降之间的关系。“陈老师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身就是成问题的。” @北大药学院客座教授:这还是早期研究 署名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自媒体作者“80后菠萝博士”发布文章表明观点认为,这还是早期研究,目前参与人数还太少,也没有正式的临床研究论文,所以疗效和副作用都属于未知。在临床数据发表之前,自媒体向大众宣传“疟原虫是抗癌神器”是不合适的,用“治愈”这个词更是严重误导。 @科普撰稿人:正式论文还没发表 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研究所的张田勘则撰文质疑,疟疾能治癌?连正式论文还没发表,疑似又是一波炒作。

攻克癌症,

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任重而道远。

无论科学家还是媒体人,我们永远都要记住:

患者真正需要的,

是扎实的科学进步,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新闻。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


编辑|秦璐 苏海宁 责编|周颖怡

部分来源|南方+、健康有约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