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偿肝硬化的并发症——腹水,怎么处理?

文 / 医脉通肝脏科
2018-09-11 21:08

众所周知,各种慢性病因导致的肝病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从慢性肝炎炎症到肝纤维化,到代偿性肝硬化,最终进展为失代偿肝硬化。事实上最终能够有效控制肝病疾病进展的就是控制终末期肝脏事件的发生。终末期事件,包括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是一个中间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它的进展是我们临床上的重大挑战。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约44%~85%。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腹水的诊断

按照腹腔内液体量,将腹水分为1-3 级(表1)。尽管饮食限钠及足够的利尿剂剂量,在12 个月内腹水再发生至少3次定义为复发。

表1. 腹水分级

2018 EASL临床实践指南: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管理》推荐,所有新发的2或3级腹水患者,以及那些因任何肝硬化并发症而住院的患者,应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应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腹水液培养(床旁接种10ml腹水至血培养瓶)以排除细菌性腹膜炎,中性粒细胞计数>250个细胞/μl 可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检测腹水总蛋白浓度以鉴别发生SBP高风险的患者。当腹水病因不明,和/或疑似肝硬化以外原因时,应计算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当SAAG≥1.1 g/dl,表明门静脉高压参与了腹水形成,其准确性约为97%。

来看看下面这道题目你能答对吗:

➤ 非甾体类抗炎药:其可加剧钠潴留、以及低钠血症和AKI 的风险。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或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 氨基糖苷类药物:其与AKI 风险增加相关。氨基糖苷类药物仅用于其他抗生素无法控制的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

➤ 造影剂: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造影剂一般不增加肾功能损害风险,而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相关数据不足。无论如何,建议谨慎使用造影剂并且应采用预防性措施预防肾损害。

因此答案是:E

这道题目你答对了没?

是不是还不过瘾呢?

来看看更多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问题,你都能答对吗?

Challenge yourself!

参考文献:

[1]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JOURNALOF HEPATOLOGY.

[2] 杨蕊旭,范建高.欧洲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管理指南简介.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49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