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偏爱 6 类人,你是其中之一吗?做到 3 点巧预防

文 / 丁香健康头条
2018-08-25 09:05

得胃癌的人不少,东亚尤其多。

因胃癌而死的人不少,中国尤其多。

中国是胃癌大国,胃癌人数占了全世界的 40%。

2015 年,全国有 67.9 万人新患胃癌,因胃癌死亡人数则达到 49.8 万,分别占癌症总人数的 16% 和 18%。

虽然胃癌的高发年龄在 50~80 岁,但近 5 年来,19~35 岁的年轻胃癌患者数量比 30 年前翻了一倍!

为什么中国人胃癌如此高发?

因为有一些胃癌的高风险因素,更普遍地存在于中国人群中。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的罗贯虹医生,就提醒 6 类人要尤其小心。

胃癌偏爱这 6 类人

胃癌一般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卫生条件、不同的身体状况都有影响。

但如果是以下几类人,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多给一份重视。

1. 40 岁以上的男性

40 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 96% 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 2 倍多。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2. 重口味的人

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人。

3. 胃有问题的人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做过胃部手术,或有胃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的人。

4. 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

例如爸爸妈妈得过胃癌、肠癌等疾病。

5. 有相关疾病的人

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6.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教你一招

胃癌早发现

图片来源:网络

早期胃癌大多没有症状,或只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因此要诊断早期胃癌是很难的。

不过,发现胃癌有个绝招——胃镜。

胃镜筛查可以大大提升胃癌被早期发现的机会,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日本和韩国的经验。

日韩与我国一样,属于胃癌高发地区。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普查胃癌,早期检出率超过 60%。

韩国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在 40% 左右。

这也是同属东亚地区,同样有不低的患病率,日韩的胃癌致死率要远低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也推荐高危人群通过胃镜来发现早期胃癌。

我要不要做个胃镜检查?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有 4 个建议。

1. 40 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就可以去检查一次。

2. 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 3~5 年复查 1 次胃镜。

3. 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 1~3 年复查 1 次胃镜。

4. 病理活检证实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半年到 1 年复查 1 次胃镜;病理活检证实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即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 3~6 月复查 1 次胃镜。

做好这 3 件事

预防胃癌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胃癌虽然有一些随机的不可控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被预防的,通过一些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得癌的风险。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虽然这条万金油建议说过很多次,但对付任何疾病几乎都适用,必须再重复一遍:

  •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 低盐饮食,少吃腌渍、烟熏类食物。
  • 戒烟戒酒。
  •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2. 控制幽门螺杆菌

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

有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前病变、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如果是阳性的话,需药物根除治疗。

有复发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其他原因需长期服用抑酸药治疗的人,也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发现是阳性,同样要根除治疗。

3. 定期体检,治疗癌前疾病

如果定期体检发现了胃病的早期症状,应该去消化内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对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这些癌前疾病,以及术后残胃,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即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别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癌症之所以难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平时的检查。

等有症状才去看医生,常常已经有点晚了。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

分享文章,让关心的朋友,远离癌症的威胁。

责任编辑:Leo

题图来源:丁香家庭健康设计团队

投稿及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