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人丨 张海波:让晚期癌症患者“绝处逢生”

文 / 广东省中医院
2018-08-15 18:17

READ

2018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为了弘扬医务人员精神,【省中医人】栏目将为您讲述广东省中医院医师的故事。敬请关注!

张海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MDACC)、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MSKCC)及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访问教授。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郭子光、全国名老中医刘伟胜教授。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项目、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重大专项等各级研究课题数十项。擅长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各种恶性肿瘤的消融,冷冻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微创治疗。

针药结合 创造抗癌奇迹

8年前,63岁的伍阿姨因腹胀伴呕吐查出胃癌,手术切除后接受了多次放化疗治疗,由于白细胞下降,消瘦、食欲明显减退,身体十分虚弱,无法承受继续的放化疗,遂于2010年12月到张海波门诊接受切脉针灸配合中医药治疗。初诊时,患者精神疲倦,周身乏力,面色晃白,由女儿用轮椅推着来到门诊,连站的力气都没有。张海波考虑患者年近古稀,脏腑渐亏,加之手术及放化疗会导致正邪两伤,现邪气暂去,正气尚弱,所以治当大补元气,助正防邪。遂处以大剂量参芪益气扶正,配伍健脾补肾之品,调养先天之本,配合切脉针灸综合调理一身阴阳气血。

经过治疗后,伍阿姨身体的虚损情况逐渐改善,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提升。然而,2011年5月CT复查见胃癌复发并腹腔转移,不幸的消息使伍阿姨几乎崩溃。此时身体状态尚可,要求继续中医治疗。张海波为其继续大补元气之法,扶正固本,配合切脉针灸调整阴阳,行气和血。伍阿姨从2012年至今定期CT复查、骨ECT、肿瘤标志物均处于稳定状态,生存至今接近8年,生活质量良好。

精准医学指导 中西结合显神功

57岁的梁阿姨确诊晚期肺癌并双肺、骨多发转移8年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转移,距今也已3年多。张海波表示,像这样的晚期病人能有这么长的生存期,并且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在国际上也少见。

梁阿姨自2009年确诊晚期肺癌多发转移开始治疗至今,经过了多次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期间一直配合中药及多种中医特色疗法辨证辨病治疗。目前梁阿姨肿瘤病情控制稳定,仍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这在中老年患者群体中是很难得的,而这则是得益于精准医学模式下,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

随着精准医学的深入发展,现代医学认识到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决定了病人的个体化差异,强调基于DNA、二代测序技术的个体化治疗,精准的定位靶向治疗的优势人群。张海波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及临床课题研究证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状态与中医寒热证候之间具有相关性,即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热证,而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寒证。同时发现这种中医寒热证候与性别、吸烟史具有相关性,寒证以女性、无吸烟史者居多;热证以男性、有吸烟史者居多。这一研究将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基因分型完美结合,为临床精准的辨治肺癌患者提供依据,以寒热辨证为基础的中医药治疗联合西药靶向治疗,中西合璧,精准治疗晚期肿瘤,就像治疗梁阿姨一样。

台湾的李伯伯,是一位恶性星形脑胶质细胞肿瘤IV级的患者,由于是一种极容易复发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非常担心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带着不安的心情,李伯伯慕名从台湾前来找张海波诊治。张海波耐心地向家属解释接受放化疗的必要性,并在传统中药的治疗配合下,使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术后的放化疗。目前已有四年多的时间,患者不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而且最近未见肿瘤复发。李伯家人们称赞是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让病人创造了奇迹。

用爱心与责任心铸就抗癌信心

目前,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将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患者往往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对于肿瘤病人而言,不但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心灵上的呵护。张海波正是这样一位具备爱心与责任心的好医生。

每周二下午,是张海波的肿瘤特需门诊时间,很多老病患早早就等候在诊室外。62岁的陈阿姨是其中一位。“最近怎么样了?睡眠质量怎么样呢?”张海波耐心地询问陈阿姨的近况。

一年前,陈阿姨由女儿带着来到张海波门诊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十分低落,那时她确诊肺癌已2年,辗转各大医院,使用多种西药治疗后,病情仍然逐渐恶化,因此陈阿姨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早已心灰意冷。面对患者愁容满面的表情,张海波一面安慰病人,一面细问病情,经过细致的问诊及舌脉后,为陈阿姨制定了一套适合她的治疗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阿姨复查发现肺部的肿瘤比之前缩小了一些,这愈发增加陈阿姨战胜疾病的信心。

“任何时候患者的信心和对医生的信任对于治疗疾病都非常重要,而患者的信心与信任很大程度来自于医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张海波强调。

张海波表示,除了在诊治病人的时候要有耐心外,在医术上也要紧跟医学前沿科学发展,运用化疗、微创手术、靶向治疗等多种现代医学方法来治疗肿瘤。同时运用中医手段治疗,如运用中药、针灸以及各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辨证辨病论治来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专门找张海波看病,包括很多港澳台以及海外患者都专门找他进行诊治。

台湾的李伯伯,是一位恶性星形脑胶质细胞肿瘤IV级的患者,由于是一种极容易复发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非常担心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带着不安的心情,李伯伯慕名从台湾前来找张海波诊治。张海波耐心地向家属解释接受放化疗的必要性,并在传统中药的治疗配合下,使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术后的放化疗。目前已有四年多的时间,患者不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而且最近未见肿瘤复发。李伯家人们称赞是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让病人创造了奇迹。

介入手术治疗控肿瘤发展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生存期多数很短,到出现症状,确定诊断时已经是晚期,失去切除手术机会。介入手术治疗是不能切除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已被临床实践证实能够控制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介入手术是指在影像学设备导引下,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肿瘤内注入药物、无水乙醇,或导入热源、冷冻发生器,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消灭肿瘤,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选择性高,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对肿瘤组织灭活效率高。张海波近年来率先在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了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以及粒子植入等新技术,并与中医药结合起来,显著地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76岁的李伯确诊原发性肝癌现已8年多,经过对患者病情详细分析后,张海波考虑李伯的肿瘤巨大,从而制定了分次氩氦刀冷冻治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并配合中医药辨证辨病治疗,经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目前生活正常。

肿瘤患者饮食禁忌中的常见问题

1.吃得越有营养,肿瘤会长得越快?

事实上肿瘤细胞一直都在抢夺正常细胞的养分,即使患者营养不良,癌细胞依然会增长,饥饿只会让患者身体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恶化。目前无证据显示人体增加营养,会使癌细胞成长更快,反而有许多患者因营养状况良好、无恶液质而长期存活。但并不主张过度的摄入各种营养。

2.肿瘤病人能吃糖吗?

适量摄入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过量的糖分摄入有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快速生长。同样牛奶也不主张过度的摄入。

3.从中医学的角度如何指导肿瘤患者的饮食习惯?

中医学自古强调饮食的均衡,合理搭配。《内经》已经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同时中医学同样强调饮食的选择要因人因病而异,辨证施膳。

本文转载 老人报 【记 者】 张斯琪 【通讯员】 宋莉萍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