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就能验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吗?

文 / 湖南医聊
2018-08-11 10:23

#每日医聊#

前阵子,一位患者到益阳市中心医院紧张兮兮地给我看一个结果:AFP(甲胎蛋白)高于正常值两倍。他上网查了一下,不得了,这个检查异常提示:肝癌

看了这个结果,再看他,我哭笑不得,20来岁的年纪,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体检发现轻度升高结果被吓得半死。他硬是一个月后复查AFP正常,才完全放了心。

“一滴血”就能验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吗?

还有很多公司会推出癌症筛查套餐,标榜“一滴血”验癌症,大部分就是抽几个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实,提示阳性并不是肯定有癌,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癌症,这个检查真的被“玩坏了”,花钱的同时,还经常招致莫名的恐慌。

肿瘤标志物本身没有错,错在利用它的场合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的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中,或由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物质。

这些物质存在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以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当肿瘤发生、发展时,这些物质明显异常提示肿瘤存在。

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肿瘤疗效观察、复发监测、预后评价

一些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含量会发生变化,恶性肿瘤时它有可能会正常,因此单独靠它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而是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

我们也可以看到,肿瘤疗效观察、复发监测、预后评价,这三个作用主要用在肿瘤患者身上。其实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于高危人群的癌症筛查。

所谓的高危人群,以肝癌为例:

年龄大于35岁的男性,有喝酒史,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或有慢性肝炎病史,有家族肝癌史。

以上为肝癌的高危人群。那么他需要的做得检查就是:AFP+肝脏彩超

不同器官的癌症有对应肿瘤标志物。

下面有一张十分经典的图,让你一目了然地了解肿瘤标志物与器官的对应关系。

“一滴血”就能验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吗?

其实肿瘤标志物要应用于癌症筛查,它需要一定的条件:

1、对早期肿瘤的发现有较高的灵敏度。

所谓的灵敏度,就是这个标志对发现肿瘤的能力,越高就说明它侦查肿瘤的能力越大。经典代表:诊断肝癌的AFP,诊断前列腺癌的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2、测定方法要求灵敏度高、特异性高、还有重复性好。

所谓的特异性,就是希望每个肿瘤标志物与器官最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拿肿瘤标志物CEA来说,从食管到直肠、肝胆胰,再是到肺和宫颈,这些器官发生的癌症,CEA都有可能升高,说明它特异度很差。

“一滴血”就能验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吗?

3、筛查费用经济、合理。

目前这个筛查费用还较高,查几个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一般要花大几百,如果查得更多,可能就要一两千了。

但是很遗憾的告诉大家,目前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达到100%,所以它一般不会用于正常人的普查。

“一滴血”就能验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吗?

就目前而言,用于普查肿瘤标志物很少,主要是AFP—肝癌、PSA—前列腺癌、HPV—宫颈癌、VCA-IgA和EA-IgA对应的鼻咽癌

之所以说它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差,是因为正常人肿瘤标志物可能就会升高,如果还伴有一些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同样也会升高。给大家举几个经典的例子:

1、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正常,可以是因为肝炎、肝硬化或者是怀孕

2、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升高,可能是因为前列腺炎

3、癌胚抗原CEA升高,可能是因为肠道息肉和吸烟

因此,肿瘤标物升高真没必要大惊小怪,基本都是虚惊一场。正规体检时,也真的没有必要花几百上千来查肿瘤标志物,它的主打战场主要还是用在肿瘤患者以及高危人群身上。

(编辑Anne。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活动推荐参与——中国医师节:寻找年度最有“味”的医生

“一滴血”就能验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周详

湖南医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点击“了解更多”,速查【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