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 | “遥控”千里之外手术,这不是科幻电影!

文 / 江苏省人民医院
2018-08-03 03:04

哈哈

1

提到远程会诊大家一定不陌生

但常规的远程会诊只能通过

视频、图像或文字进行交流

现在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相隔1000多公里的两家医院专家

通过头戴式智能设备

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

共同为一个患者进行会诊

这如同在科幻大片里的场景

已经在我们身边

真!实!呈!现!

具体场景请看以下的视频和图片

▼▼▼

▲ 点击以上视频观看这场心系两地的救治故事

坐标:江苏省人民医院

▲ 江苏南京 到 陕西富平约 1120公里

坐标:陕西富平县医院

2018年7月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唐金海教授与富平县医院由渭平副主任医师利用 星云混合现实数字医学平台 就一右乳占位性病变女性患者的病例进行了远程会诊。在戴上 HoloLens 之后,患者的三维立体模型突破了地域限制呈现在两地专家面前,在同一个物理环境中,双方就眼前呈现的三维展开深入讨论、分析病因,讨论治疗原则。富平医院医疗团队在唐金海院长的指导下,制定了细致周密的手术方案。

HoloLens 眼镜了解一下

HoloLens全息眼镜(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打造全新的外科手术辅助系统,这项技术可将特定患者个体特异性的 3D 解剖模型显示在视野中,以此协助医生安全、高效、精准地开展手术,极大程度提升医疗治疗与医疗安全。

“云端”精准指导远程手术

▲ 唐金海院长远程指导手术开展

手术过程中,富平县医院的医学专家通过混合现实云端,将术中真实场景与患者的三维病例解剖模型相融合后传至南京,唐金海教授利用星云平台的PC端设备进行现场指导,通过远程标记操作点, 强调组织分离路径及需要防范的问题,标记点投射进富平县医院正在进行手术视野,辅助指导现场医生进行操作, 从而保证手术安全成功进行。

▲ 唐金海院长祝贺富平县手术团队手术成功

混合现实助力医疗技术革新

混合现实技术让医学影像数据从二维平面升级到三维立体,加速了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使医生能深度认知病灶与各组织器官的空间位置关系,其虚拟与真实场景的互动,将有效的影像数据在手术过程中全面自然呈现。

▲ 术中运用混合现实技术

▲ 运用混合现实技术进行医患交流沟通

仁医君了解到,唐金海院长团队立足于医院优厚的资源与自身在数字医学技术领域的优势,自2016年起致力于3D打印等数字技术在乳腺疾病诊疗的应用研究,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据介绍,团队分别于2016年在全球率先完成基于3D打印技术的乳腺肿瘤精准切除;2017年率先完成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乳腺肿瘤精准切除。唐金海院长表示,本次远程手术指导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将混合现实技术用于远程医疗远程指导异地基层医院开展乳腺肿瘤精准切除。

▲ 省人民医院胸外科陈亮教授团队在混合现实(MR)支持下开展肺部肿瘤切除术

唐金海院长表示,通过混合显示技术,患者影像数据、手术方案、手术实时影像、现场指导等诸多因素在同一空间内实时呈现、融合并传递,开启了医生解读患者内部结构的新方式,医学交流的新模式,以及医疗智能化的新生态。

过混合现实技术和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结合,异地医院和医务工作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实时、全息、立体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医学信息的沟通与探讨,真正做到了“千里之外,触手可及”,为“互联网+医学健康”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新型技术平台。

仁医君了解到, “医疗混合现实云”通过将医学外科操作的虚拟化和数字化,可应用于当前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机器人技术,一方面为医学人工智能积累大量优质的标记数据,实现手术规划和操作路径的智能化、自动化,另一方面为医学机器人提供全新的视觉呈现方式,对于推动医学机器人的远程操作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金海院长表示,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已经将全息影像技术应用在乳腺外科、胰腺中心、骨科等外科手术中,通过该技术不仅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使手术安全性得以提升,也让患者术后得以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同时还将该技术用于术前手术方案规划、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远程示教等方面,相信该技术未来在外科手术领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稿件来源 / 孙涛 周宁人

鸣谢 / 董菊

摄影 / 侯雨萌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