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泉教授谈肺癌研究中国经验:最美风景在“险峰”

文 / 医学界肿瘤频道mp
2017-07-04 17:36

研究新思路——抑癌基因突变。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4月29日~5月3日,成立于1917年的美国胸心外科协会(下文简称AATS)迎来自己“百岁生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AATS发展委员会委员陈海泉教授赴美参加协会“生日Party”,并在大会现场介绍自己团队近些年前肺腺癌研究所得的“中国经验”。

百年里的“中国声音”

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胸心外科协会由41个国家1300余名会员组成。协会百年来始终致力于医生的继续教育,是公认的心胸血管外科领域的顶级盛会,是世界各地顶尖心胸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舞台。

据悉,AATS年会上的首次“中国声音”可追溯至1982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主任的吴英恺教授作了《中国食管外科40年》大会报告,打开了中国学者在AATS交流的“大门”。

6年前,陈海泉教授成为我国大陆地区普胸外科唯一的一名AATS会员。2013年,陈海泉教授首次登台做主题发言,介绍中国食管癌优化手术方式的“中国经验”。而后连续4年在AATS Focus做大会主题发言,介绍“复旦肿瘤”最新肺癌临床及基础性研究成果。

2016年,陈海泉教授受邀担任96届年会普胸会议共同主席,并被任命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并与陈克能教授成功举办AATS Focus中国会议,致力于在中国心胸外科界与AATS间架构起一座沟通之桥。

最美风景在“险峰”

在中国,肺腺癌约占肺癌总体发生率的60%~70%。肺腺癌患者一般预后较差,极易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造成肺癌发生和疾病恶化有两大类基因在“捣乱”,一类是驱动基因,它是指像ALK、KRAS等基因突变直接导致疾病发生进展的基因。

另一类就是抑癌基因,它是指那些原本在身体起“保护”作用的基因,经过突变之后,“从善变恶”,变成一个肺癌从形成到发展过程中众多“捣乱分子”中的一份子。

陈海泉教授指出,目前众多临床研究都较为关注驱动基因。因为它的发病机制较为明确,且有众多靶向药物可供选择,更容易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而在临床工作中,陈海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则将研究目标指向那些抑癌基因突变的机制和研究策略。

据统计,肺腺癌患者中约有20%的人自身所携的抑癌基因SETD2会发生突变。临床上,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预后较差,常规放疗、化疗对其极不敏感的情况。

陈海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将肺腺癌患者中SETD2的突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个相对基础性的研究,过去对于SETD2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肾透明细胞癌中,鲜有涉及肺腺癌。”陈海泉教授说。

在先期老鼠模型中,通过一种药物试验,研究团队发现,此项药物可使携有SETD2基因突变的肿瘤组织明显缩小。同时,在突变发生进展的初期,及时的药物供给,能够有效阻止肿瘤生长。陈海泉教授说,这只是动物实验,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想在临床应用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较于驱动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的机制和作用较为复杂,这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我们选定这个方向,也相信最美风景在‘险峰’。”陈海泉教授说,“相关研究工作将在年内完成,我们看好最后的研究结果”

据悉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陈海泉教授研究团队近些年还致力于早期诊断和早期筛查的临床研究工作。在传统观念中,肺癌早期诊断主要强调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而如今,陈海泉教授在CT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早期诊断中的基因筛查的重要性。

这样做可以使胸外科医师根据不同基因的“脾气性格”,在治疗的“前沿哨”里,选择合适的治疗“组合拳”、个体化的随访时间,进一步提高疗效,实现个体化治疗。比如在SETD2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中,医师需要打破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格式化时间。

由于这类患者1~2年内是复发转移危险期,为这类患者将其术后前两年随访时间调整为“每3个月一次”则更能体现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