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一个得罪不起的器官,有三种信号要警惕!

文 / 烟台毓璜顶医院
2018-06-13 18:15

很多人来说,胰腺可能是个陌生的器官,却也是最得罪不起的器官,今天,小毓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它~

胰腺

一个得罪不起的器官

胰腺的形状像个红薯,体格也比较小(长14-18cm,宽2-3cm),它还很“害羞”,藏到了人体左上腹的最深处。胰腺前面有“胃大哥”挡着,周围有“肠大姐”护着。胰腺兼任着消化和代谢两大功能,能力不容小觑!

外分泌—消化功能: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仅次于肝脏),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大量的酶,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担任“主角”。所以胰腺一旦闹情绪,首要问题就是消化不良,吃啥拉啥。

内分泌—代谢功能:胰腺还负责分泌胰岛素,维持人体血糖稳定。若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就会随之而来,还会引发心血管等疾病,麻烦会比肩接踵。

出现这3个信号

要警惕胰腺癌

当这些症状莫名其妙、无法解释时,要考虑排查胰腺癌。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甚至是逐渐加重的人要尤其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胰腺癌和晚期胰腺癌预后天壤之别。

胰腺癌早期不易被发现

只怪它藏太深

图片来源:pixabay.com

1. 症状“不明显”,容易误以为是胃病

胰腺癌早期症状与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类似,容易跟胆囊炎、肝炎等相混淆,没啥“突出表现”。另外,胰腺躲在胃的后面,容易混淆对疼痛部分的描述,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

2. 位置“隐秘”,检查做不对,容易“查不到”

因为胰腺的位置比较“隐蔽”,B超检查因为受到肠道气体的影响经常难以看清楚它。所以需要通过增强的腹部CT或核磁共振方可以诊断,常规平扫也容易漏诊。

增强CT是指经静脉注射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CT扫描,血内碘浓度增高后,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如果影像检查显示恶性可能性高,那么还需要进行穿刺或手术,得到病理检查结论才能最终确诊。

如何保护胰腺?

1. 每年体检不能落

预防胰腺癌,最好的法子就是定期检查。一般人群至少一年检查一次,高危人群最好一年检查两次。

2.“老胃疼”也查查胰腺

胰腺躲在胃的后面,容易混淆对疼痛部分的描述,如果长期感觉“胃疼”,也需要及时排查一下胰腺疾病。

3. 胡吃海塞,抽烟喝酒最伤胰腺

暴饮暴食,抽烟喝酒都会使胰腺分泌大量的酶,过剩的酶堆积在胰腺中,容易导致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本身就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记住,任何时候戒烟戒酒都不算晚。

你是胰腺病“候选人”吗?

1)年龄在45岁以上,特别是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应高度小心。

2)当一段时间内血糖持续升高(初发糖尿病),这种情况要高度警惕。因为胰腺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功能,引发高血糖。当然,这种情况要先排除家族史和肥胖这两个因素。

3)有胰腺疾病家族史的人,即直系亲属如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这胰腺方面的疾病。

4)一些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以及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人,也要小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