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文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018-06-03 12:54

各位听众

周末安好

欢迎收听这期的

声临其境栏目

我是中医科住院医师

沈晓笑

今天要讲的故事

与爱情相关

张小娴说

爱情是一百年的孤独

直到遇上那个

矢志不渝守护你的人

那一刻

所有苦涩的孤独

都有了归途

拥有它是不容易的

然而

拥有之后的舍弃更难

……

故事发生在我院血液内科

由血液内科主管护师赵娟

深情回忆撰写

……

入职血液科近十年,见多了太多的生死离别。无法治愈的疾病,高额的医疗费用,时常折磨着一个又一个家庭。血浓于水的亲情,相濡以沫的爱情,也会逐渐被磨平。然而,在我院血液内科,有这么一对夫妻却让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都由衷地敬佩着……

病人小丽三年半之前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说,白血病细胞已经侵犯到小丽的中枢神经系统,她最多只能活两年,让小丽的丈夫张老师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张老师一时间难以承受,待片刻的迟疑后,他勉强抑制住内心的悲痛,理清了思绪。妻子还这么年轻,哪怕有一丝希望都要尝试。于是,自那时起,张老师便放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全心全意地的照顾病中的小丽。

他们辗转奔波于各地医院求医。一次次化疗,然后缓解,缓解后又复发,病程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环又一环的高空坠落,让经济本就一般的家庭雪上加霜,外地治疗的不便,加上经济上巨大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回到当地继续治疗……

张老师特别细心,每次过来住院时,为了减少小丽的奔波,都是将她留在车里,待一切手续办理后再去接她上来。小丽也特别乐观,不管化疗期间多么难受,当她看到我们时,也会努力挤出微笑。每次化疗时,小丽的消化道反应十分严重,张老师怕小丽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就在附近找了个地方亲自下厨,变着花样地给她做好吃的。时光,就这样,在痛与温馨中匍匐前行……

去年年底,正好我值班,突然接到张老师打来电话,询问有没有床位。电话那头声音不太对劲儿,我能预料,一定是小丽的情况不好了。当张老师将小丽送来时,小丽已经“傻傻的”,谁都不认识了。无奈,白血病细胞再一次侵犯到小丽的中枢,她“失忆”了!

那段时间,我感觉张老师整个人都是飘的。失忆中的小丽特别没有安全感,脾气也很暴躁,张老师压力特别大,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也特别担心,生怕小丽过不去这个坎儿,便叫了儿子及岳母过来搭把手。可是小丽除了张老师,她谁都不认了,只有张老师在的时候,小丽才能安安静静的,只有抓着张老师的手时,她才能定神睡着。

这一幕幕,我们看在眼里,不得不惊叹这种神奇的,无法解释的力量。

经过几次腰穿鞘内注射,庆幸,那个我们熟悉的小丽又回来了。每次巡视病房走到她那儿时,我都会故意问她,我是谁,她就乐呵呵的说,当然知道,你难不倒我……

现在距离当时医生说的两年已经又过去一年半了,张老师很知足地说,感觉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其实,在我们血液内科病区,有很大一部分病人都是没有明天的。他们说:谁也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谁也不知道,一觉醒来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看到自己的亲人……

但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仍然坚信:爱是对抗病魔的利器,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医学上除了对症治疗,也越来越注重社会及家庭的系统支持。

在此,我们强烈呼吁,让我们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让被疾病折磨的亲人、朋友,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期待,明天会更好。

朗诵 | 沈晓笑

供稿 | 赵娟

编辑 | 黄琳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