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进展 | 朱康顺教授团队在中-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取得新成果

文 / 广医二院
2018-05-29 21:06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朱康顺教授团队,在中-大肝癌(直径3.1-7.0 cm)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其临床研究成果,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发表在国际著名SCI期刊《Radiology》(SCI影响因子7.296)上

注:《Radiology》是影像医学、介入治疗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2018年4月24日 PubMed网上在线发表:Medium or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orafenib combin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diology, 2018 Apr 24:172028. doi: 10.1148/radiol.2018172028.

链接全文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18172028)

一般认为,肿瘤直径小于3.0cm为小肝癌,外科手术切除和消融(微波、射频、冷冻等物理消融)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但随着肿瘤增大,超过3.0cm肝癌,其肿瘤生物学特性变为高侵袭性,出现肿瘤包膜侵犯、脉管侵犯、肿瘤转移、卫星病灶等,给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带来困难,而且术后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肿瘤直径达到3.1-5.0 cm通常指中等大小的肝癌(medium-sized),直径 > 5 cm为大肝癌(large-sized),包含巨块型肝癌(≥10cm)。

对于中-大肝癌,因为肝硬化背景导致肝功能储备不足和血管侵犯等因素影响,只有5-40% 患者适合外科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不可切除肝癌的标准治疗,在此基础上可以联合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朱康顺教授团队,在肝癌微创介入治疗领域潜心研究2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既往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介入治疗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其研究成果发表在Radiology, 2014, 272:284-93.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