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进口抗癌药物零关税了,喜大普奔?!

文 / 阿莲医师
2018-04-17 21:17

人类还没有攻克癌症这个堡垒,“谈癌色变”依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癌症的五年平均生存率仅仅30%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手术治疗曾经是癌症的唯一治疗方法,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进展,目前化学治疗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通过抗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能够治愈约20%的患者,20%的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然而我国在抗肿瘤化学药物研发方面,起步晚,较落后,面临严重的抗癌药物短缺。可喜的是李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宣布决定从今年5月1日开始实现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零关税。一时间,无数医务工作者争相转告,万千癌症患者更是喜大普奔。

5月1日起进口抗癌药物零关税,这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在面对癌症时手里似乎多了一把利剑,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这似乎意味着生命的希望。但是别急,高兴之余,让我们首先先看一下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抗癌药零关税后,患者获益问题。举例来说。比如乳腺癌患者靶向药赫赛汀曲妥珠单抗价格:7600,这是前段时间降价后一支的价格,其中这7600元包含了4%–8%的关税,以及17%的药品增值税。假设药品原始价格是X,得:5%X+17%X+X=7600,X=6230元,关税是311元;增值税是1059元。显而易见啊,进口药的增值税要比关税多得多。

零关税对国家外交层面来说,有很好的宣传意义,对内则是树立了惠及民生福祉,造福百姓的形象。而百姓比较关心的就医贵的问题,我只能说降价幅度有限,并不能很好改善癌症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据中国癌症统计中心报告,中国每年近 430万肿瘤新发患者。结合进口抗癌药品 5%~6%的关税等数据,粗略估算,抗癌药零关税预计将减少中国肿瘤患者约18亿元的开销,大致可以给每个患者平均减少 420元药费。这与动辄上万元一盒的进口药来比,降幅还是非常的有限。

真正让老百姓敢用天价药,还得靠降低或减免进口药品的增值税及国内的流通环节,降低药品的价格;靠加快特效药品的审批,让特效药能尽快或同步进入国内;靠让更多的抗癌药进入医保目录,可以让病人用药后能够报销来减轻病人及病人家庭的负担;甚至靠商业保险的延伸与覆盖,多一种疾病的保障;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靠加快扶植国内药企的新药的研发力度,让特效药国产化,价格平民化。

目前,我国有4700多家制药企业,其中有研发能力的不到1000家,这1000家里还有很多外资或合资药企,剩下的国内药企绝大部分连仿制药都做得马马虎虎,甚至全无疗效。很多人或许都质疑过,进口药真的就那么好吗?当然,进口药价格的昂贵并不直接等于其特殊的疗效,但是,进口药有进口药的好处,也就是我们常理解的,贵有贵的道理。如果不考虑金钱的制约,任何一个人在面临癌症时都会从容些许,但我们说的是大多数平常人,平常的家庭,负担不起一场癌症的治疗的中国万千的普通家庭。

我国的科技日新月异,正在全面突破崛起。最近有个词语比较流行:厉害了我的国。当我们沉浸在祖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河山甚至自以为是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了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似乎越来越成为国家强盛的短板。我们经常会嘲笑邻国印度,说印度贫穷落后又脏又乱。很多人都知道,印度的IT产业还是蛮厉害的,但是却少有人了解,印度在生物制药方面也是个神话般的存在,印度近十年的制药业崛起速度达到26%,远远超过了中国。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但是创新能力不强。仿制药的国际标准是±20%,也就是有效成分和原研药相比不能超过这个界限,而我国的仿制药至今也少有获得世卫组织预认证的原因也是如此。这也解释了进口药贵有贵的道理。而相比之下,印度的仿制药可谓是全球领先水平,在保障质量的同时还有着低廉的价格,在世卫组织采购名单里有三位数数量的仿制药。当中国的靶向药不能仿制成功的时候,只能依赖进口,尽管5月1日其进口药零关税了,但是受制于人的滋味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国内药企,到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