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你忽略的“小毛病”,可能是重病发出的第一声“警报”!

文 / 中山六院
2018-04-04 10:24

“有天阿森与朋友出行游玩时,被朋友嘲笑:哎哟,这头发都还在,眉毛怎么先秃了呢?

朋友一个不以为然的嘲笑,却引起了阿森的重视,于是,回来之后一番检查,发现自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该病代表甲状腺活力欠佳,人体各种系统的运行因此减缓,使得患心脏病、青光眼、痴呆症的危险大增。”

或许上面的只是个故事,但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讲述自己或家人就诊经验的网络文章,比如《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男人》等,他们或许痊愈,但更多的已与家人阴阳两隔......许多人深受触动,留言表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其实,让人们唏嘘不已的感冒、发烧、头晕、血小板降低等所谓的“小毛病”,未必一定是“小病”,有时候,在有经验的医生眼中,它们有可能是重病发出的第一声“警报”。

那么,对于此类“网络热文”,你怎么看呢?“就诊心得”客观上起到就以引导

事实上,这类就诊文章频频在网上引起转发热潮,恰恰说明人们对疾病早期发现、规范治疗资讯的渴求。

诚然,这几篇文章事无巨细地描述了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客观上起到了就医指引、科普的作用,不少读者因此认识了堪称“救命利器”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人工肺”)设备。有的文章则介绍自己就医时走的弯路,指点同病相怜者该如何善用医院的资源,提高就诊效率。

这类文章之所以打动了不少普通读者,还在于作者对疾病和生命的认识。作者对就医过程中观察到的医生护士工作状态的记录,也有利于公众增进对医务工作者的了解和理解。

例如《ICU出来的广州90后》一文,因患有罕见的致死率极高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在医院内科ICU里挣扎了21天的广州男青年姚守川,用真挚的笔触描述了自己经历生死考验后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医患关系的反思。

“不管是在哪里,不管生什么病,请相信正在给你医治的医生。请相信他们的专业,相信他们跟你一样,都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姚守川怀着感恩的心,写下每一个为找到他的病因而竭尽全力、在人满为患的科室里帮助他找床位、甚至只是在治疗中对他微笑的医生和护士,认为他们的努力正是自己转危为安的重要原因。在文后的留言中,许多网友表示被他豁达的心态打动,也为医生对待罕见病患者的严谨态度点赞。

那么,这些热文完全可遵循吗?

中六君看来,并不一定!

热门就诊文不能当成“治病防病指南”

如果把这些出自病人或家属之手的热门网文,完全当成“治病防病指南”,可能会受到误导。虽说是“久病成良医”,患者在对抗病魔的过程中,在和医生的接触中,会比普通人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但因缺乏专业训练,难免会有错误认知。文章中对病人种种不适的描述,有些是准确的,有些却容易误导公众,会让人误以为“小病没治好,导致进展为重症。

例如,此前热转的一篇出自肺癌患者家属之手的长文,单看标题,容易让读者误以为“老人的慢性咳嗽没治好,才变成了肺癌”。其实,慢性咳嗽、痰中带血,正是肺癌的早期表现。而在另一篇文章里,人们会以为老人是因为不合时宜的开窗通风才得了“感冒”,以至于一个月后与亲人阴阳相隔。

实际上,夺走老人性命的罪魁祸首是因症状相似、起病阶段常被人们误当做“小感冒”的流感,由于可引发肺炎、心肌炎以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流感每年都会夺去不少老人甚至青壮年的生命。

警惕“小毛病”背后潜伏的重病血小板很低是“贫血”?当心危险的“自发出血”

经常有门诊病人说自己“身体状态还不错,只是体检发现有点贫血,是小毛病”。而血液科医生一看检验单上血小板这一项的数据,却知道情况很不妙。”

血小板很低,常被人当成常见的“贫血”。实际上,当血小板下降到三万以下(<30x10⁹/L)时,病人就会有有自发出血的风险,万一发生颅内出血或者重要脏器、重要血管的大出血,可能很快身亡。这种情况一般会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以及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有关。

中性粒细胞缺乏不是病?感染性休克“虎视眈眈”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检验单上的必检项。很多人觉得“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一点,不算病。”“有些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病人觉得什么事都没有,到处跑。实际上,医生很为他担心。”一般而言,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在1.5 x10⁹/L以上,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0.5x10⁹ /L,要特别警惕可致命的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在一旁虎视眈眈。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堪称身体里的“卫兵”。当中性粒细胞缺乏时,一旦发生感染,病人会因失去有效保护,立即进入感染性休克状态,出现多器官衰竭。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即“再障”)以及所有化疗后的病人,都要重视中性粒细胞这个指标。尤其是肿瘤化疗的病人,千万不要以为肿瘤没有复发就是万事大吉,也要关注有无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情况,跟主治医生密切联系,必要时寻求血液病专家的指导。

少年夜间“生长痛”?当心骨癌作祟!

青少年夜间出现腿痛,常被家长当成“生长痛”,认为不需要处理,或者把关节出现的肿块当成“运动扭伤”,贴几剂药膏“活血化淤”。

实际上,这可能是骨癌的早期表现。骨癌发病率占儿童肿瘤的15%~20%,其中最常见的骨肉瘤更“偏爱”10~20岁处于骨骼生长旺盛期的孩子。

骨肿瘤发病早期,孩子四肢会出现不规则的隐痛和不适,容易与运动拉伤混淆。但是,运动拉伤往往出现在运动后,而肿瘤引起的疼痛有可能跟运动没有关系。起初,这种疼痛表现为间断性的,渐渐持续地剧烈疼痛,在夜间或者平静的休息状态时更为明显,白天活动时反而没有那么明显。

在骨肉瘤早期,80%的病人能在足部摸到缓慢生长、位置固定的小肿块,界限不清楚,压下去会痛。50%的病人则会有“夜痛”,而到了晚期,基本所有患者都会有“夜痛”,孩子可能晚上辗转反侧,痛得睡不着。

当孩子肢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肿胀,当夜间或者休息时出现肢体疼痛,且按外伤治疗无效时,就要小心恶性骨肿瘤的可能,应该到医院骨科做详细检查

便后出血是痔疮?当心结直肠癌找上门

俗话说“十人九痔”,很多人对便后出血不当回事,尤其是痔疮患者,以为自己最近吃得上火,或者大便硬结,导致痔疮出血。实际上,所谓的“痔疮出血”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表现。

对于是痔疮还是结直肠癌的表现,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标准:便血颜色越深,距离肛门越远。如果是痔疮、肛裂或直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颜色往往鲜艳。结肠炎导致的便血次之,颜色发暗的便血往往提示和肠道肿瘤、直肠癌有关,黑便则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可能。

当然,一旦发现便后出血,最靠谱的选择还是尽快到医院相关专科接受威震,做肛门指检和粪便潜血试验(FOBT)

肛门指检十分重要,尽管很多人会觉得羞涩难以接受,但对于”偏好“低位直肠癌的中国人来说,有经验的医师可以通过“一指禅”来进行鉴别。

需要提醒的是,粪便隐血试验仅能检测到30%—65%的大肠癌,对于大小在1厘米以上的癌前腺瘤,检测率最高也只有三成。同时,潜血筛查“假阳性”的机会高达20%。如果检查前吃了猪血、鸭血、红肉火龙果,都可能导致大便潜血检查拉“假警报”。

确诊肠癌的金标准目前仍然是肠镜+病理。不过如果市民的潜血检查为阳性,但因血压、年龄、心理等因素无法耐受属于侵入性检查的肠镜,还可以考虑采用准确性比较不错的“粪便肠癌基因检测”。

文章内容来源于《广州日报》健康有约

记者:任珊珊

已获授权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搜狗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