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生病的自己!

文 / ProjectRose
2018-03-21 20:24

尽管网络发达的今天,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越来越多,但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似乎还根深蒂固。这点也可以理解,毕竟医术如此发达,癌症依旧是夺去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杀手。

有些病人患了乳腺癌之后,觉得自己的疾病会传染给身边的家人或朋友,或者觉得别人会带着异样的目光看她,因此不肯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整天自怨自艾,活在懊恼、恐惧、不平之中,多疑又多虑,自卑又脆弱,甚至有人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实乳腺癌也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生病的自己!

自卑感使生活孤单而迷茫

有些人患了乳腺癌之后,随着化疗带给身体的一系列变化,总觉得别人投来的目光都带着异样,渐渐把自己孤立起来,拒绝给家人和朋友陪伴一起战胜疾病的机会。

一位乳腺癌病友这样回忆那段日子:

刚出院回到家的那段时间,生活重新又变得迷茫。在医院里有医生的积极治疗带来的希望,有护士每天给自己信心和力量,但是回到家里,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当初听说自己患了乳腺癌的时候,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接下来的的生活怎么办?

“特别害怕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术后的自己抵触婚姻生活

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切除后,经常对自己的形体美产生顾虑和担忧。

患者往往因而产生某种失落感和自卑感,担心另一半不会爱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心里充满了矛盾和哀伤。对性的表达失去信心,对性生活表现被动,长此以往可能发展成为性冷漠,影响性生活的和谐。

上述的这些困扰,其实都是乳腺癌患者在康复期间极易陷入的心理误区,总结起来就是封闭自己,不远与人交往,包括最亲近的人。


那么,康复期间的乳腺癌患者还容易陷入哪些其他的心理误区呢?

1、迷信民间神医神药,放弃正规治疗

在一些乳腺癌患者朋友圈里疯狂转发着“再不看就迟了”的养生秘笈以及博眼球的秘方:黑豆泡醋、晨起神姜茶抗癌等等。

还有一些微信群里分享的通过祖传的药方,治好了自己的癌症的消息等等。

以上往往是打着中医的名号,实则夸大其词。

乳腺癌患者心理防线脆弱,难以辨别真假,抱着试试也无妨的心理,常常相信这些虚假信息,掏钱购物,甚至放弃正规系统的治疗。这是一种极不理智的行为!

2、一些小病小痛就以为是肿瘤复发

得了乳腺癌后就成了惊弓之鸟,草木皆兵,非常敏感。

腰痛,以为是骨转移了;

头痛,以为是脑转移了;

伤风咳嗽了,以为是肺转移了;

身体稍有不适,就以为是肿瘤复发了……

经历了乳腺癌手术和化疗的病痛折磨后,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那样的疼痛,这样的心情都可以理解。

乳腺癌专家温馨提醒,对于肿瘤的治疗和康复首先要有轻松的心态,只要定期做好复诊工作,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康复。


3、逃避定期复诊,害怕面对结果

对于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每个季度均需要复诊一次。遗憾的是,现实中在肿瘤病人出院后,失访率很高。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的心理,害怕复诊的时候哪里又出了毛病,又要手术,又要化疗。那个经历太痛苦,索性不知道也好,就算真的复发了,稀里糊涂地走,也不要再受那份罪。

据统计,国内实施内分泌治疗的患者,2-3年之后,30%左右的病人不能坚持规律治疗。

而实施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需要术后服药5年时间,这期间1-2个月要复诊,中医还会调整中药的治疗方案。在复诊过程中,如果医生发现有转移的迹象,必然会做相应的处理。

逃避治疗,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勇敢面对,和家人朋友一起,战胜乳腺癌!

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生病的自己!

勇敢面对,笑对病魔,我们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