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5km和快走5km,哪种对膝盖伤害小?医生从专业角度告诉你答案

文 / 汤姆聊健康
2021-02-27 09:38

慢跑、快走是两种常见的运动方式,都是有氧运动,坚持下去对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肌肉力量的提升以及骨骼灵活性的改善都会有好处。但是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论点,慢走5km和快走5km,对膝盖产生的伤害是不一样的。那么,事实上什么样的?今天请医生给您解疑答惑,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我们要知道相同路程,慢跑和快走所消耗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正常人在慢跑的状态下,完成5km需要半小时左右,而快走完成相同的路程可能需要40——50分钟左右,具体还要看走的速度快慢,运动锻炼者的身体素质等,会有所差别。

其次,慢跑相对于快走来说,消耗的能量不一样,前者会比较高一点。所以,如果想减肥的,可以选择慢跑,效果会更好。

最后,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快走对关节产生的刺激会比较大。如果只是简单地快走、慢跑,跑步属于负重运动,对关节产生的刺激是比较大的。但是在相同里程中,涉及到了时间,结果就不一样了。因为慢跑在运动过程中,相比较于快走,下肢跟地面接触的时间会比较少,因此关节受到的冲力也会比较少,所以对膝盖产生的伤害会比较小。

但这也并非是绝对的,因为运动者的体重,年纪以及关节健康情况都会影响到运动过程中,膝盖的伤害程度。比如,一个人体重过重,当他跑步的时候,膝盖承受的重量是身体的数倍,经常这么做,膝盖磨损严重,很容易出现关节病变。而如果是体重比较轻的人,情况就会不一样。

另外,如果是老年人,不管是慢跑还是快走,都要注意身体变化。如果习惯出现红肿疼痛,要及时停止,充分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因为衰老导致软骨磨损,骨骼健康下滑,体能下降,运动强度要适中。

所以,同样是运动5km,但是慢跑对膝盖的伤害会小一点。

慢跑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发生骨关节炎的概率低

慢跑人群出现骨关节炎的几率约有3.5%,久坐不动的人,骨关节炎出现的概率在10%,而竞技运动员罹患骨关节炎的机会在13%左右。由此可见,保持慢跑能够降低骨关节炎风险,促进身体健康。

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随着年纪的上升,身体钙质流失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膝关节以及脊柱骨骼都容易出现疏松,出现骨骼问题。此时慢跑能够强健关节,缓解更年期不适。

另外,慢跑还能锻炼肌肉,提高身体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慢跑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跑步鞋。如果鞋子不合适,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导致运动伤害。开始跑步的时候,应该热身,做做拉伸动作,让身体切换到运动状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过程中,带上一杯水,当身体出汗过多以后,及时补水,避免身体尿酸波动,增加痛风概率。

慢跑应该选择环境清新的地方,比如公园,树林小道等,尽量不要去马路边充当城市净化器,会导致肺部受到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侵害,危害健康。也不要选择有坡路的路段跑步,会加重关节负担,建议在平坦、质软的地面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