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护理与治疗方法

文 / 健康看点
2021-02-25 09:2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护理与治疗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种病经常是比天气预报都准,什么时候天阴下雨就什么时候发作,常常让人感到痛苦,即便是接受治疗也只是临时缓解一下,需要的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今天就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该如何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护理

一般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 急性活动期、 发热及内脏受累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脏器受损。限制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为了干预僵硬和不能移动,不宜绝对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饮食护理 给予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贫血患者增加含铁食物。

3.病情观察 观察关节疼痛、 肿胀和活动受限的变化,晨僵、关节畸形的进展或缓解的情况。有无胸痛、心前区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关节外症状。一旦出现,提示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

4.对症护理 保持关节功能位, 可使用矫形支架和夹板,维持肘、腕呈伸展位;足底置护足板以防足下垂;对晨僵肢体戴手套保暖,起床后用热水浸泡或洗温水浴,以减轻晨僵程度和尽快缓解症状;鼓励患者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积极进行主动或被动锻炼,以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关节局部热敷、按摩、热水浴、温泉浴、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减轻疼痛,消除关节僵硬。

5.用药护理 慢作用抗风湿药常 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肾毒性、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及性腺的毒性等,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及时监测血象及肝功能等。

健康教育

1.饮食护理

饮食上给予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有水肿或血压高并发症时,需要适当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有贫血者,注意多摄人富含铁的食物等。

2.运动康复指导

急性期注重卧床休息和畸形预防,采用短时间制动法,如石膏托、支架等,使关节休息,减轻炎性反应。稳定期注重体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畸形矫正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关节全范围活动前,先做小量准备运动,可配合卧位、坐位、立位活动。

运动前可热敷关节,运动后可冷敷。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按照病变关节的生理功能进行锻炼。开始时先从被动活动逐步转为主动活动,或两者结合进行,以主动活动为主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教会患者做关节屈伸、左旋、右旋及旋转运动,自我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病基本知识、疗效及预后,说明尽早接受正规治疗的重要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的各种诱发因素。建立长期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休息 尤其是当病变处于急性期时,患者应完全休息以减轻疼痛;非急性期时亦不主张患者过分地活动与做剧烈运动。

2、理疗 在恢复期可酌情选择有效的理疗,以求帮助关节活动及改善病变关节的炎性反应,同时也可使其不致过多地丧失功能性。

3、药物 主要有以下数种:

(1)水杨酸盐类药:临床上较为多用,每次剂量0.5~1.0g,4次/d。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目前多选用肠溶性制剂。

(2)金制剂:在前者不能控制症状时,可以用硫羟苹果酸金钠或硫葡萄糖金等金制剂药物肌内注射,第1周10μg,第2周25μg,以后每周可达50μg。用药时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有肝、肾及血液疾病的患者慎用。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主要用于严重的、活动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MTX)每周1次给药,用量酌情选择,其剂量范围为2.5~15μg。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脏及血液系统的变化。

4、手术治疗 对类风湿病变所致的畸形可在静止期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有以下4类:

(1)滑膜切除术:主要用于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膝关节等,可对病变的滑膜进行切除。滑膜切除后应在支具帮助下逐渐恢复关节功能。

(2)关节冲洗+镜下滑膜切除术:在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可以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同时进行反复冲洗,以求更换关节液的成分而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3)关节成型术:对负重关节,尤其是足部的跖趾关节,当出现爪状趾畸形影响负重时,可行跖骨头切除术,以期形成新的关节而达到改善负重功能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4)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类风湿患者,当其髋或膝关节严重受损,以致无法修复时,可酌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此类情况在高龄患者中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