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受凉会造成关节炎?肥胖、劳损等才是致病因素

文 / 趣健康
2020-12-24 20:11
冬至一过,就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可是有些年轻人仍然没穿秋裤,甚至还露着脚踝追逐时尚。这时,长辈们往往会苦口婆心地提醒多穿点,否则老了会得关节炎。那么,骨关节炎真的是冻出来的吗?哪些措施能够预防骨关节炎?

寒冷不是直接导致关节炎发生的原因

寒冷并不是骨关节炎的直接诱因,不会直接造成骨关节炎的发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杨华清表示,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导致骨关炎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如年龄的增加、肥胖、劳损等。人们之所以认为“关节炎是冻出来的”,是因为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已经发生退行性变化,存在局部组织的病理改变,天气变凉或是关节局部受寒受潮,会诱发局部关节的疼痛、酸胀等症状。虽然寒冷不是直接导致骨关节炎发生的原因,对骨关节炎的影响却不能忽视。杨华清指出,一方面,寒冷可以导致骨关节炎症状加剧或者反复发作;另一方面,如果在冬季不注意保暖,关节长时间受凉,会造成局部血管收缩,关节液分泌减少,从而间接造成关节的损害,加速关节的退变,减少关节使用寿命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骨关节炎成老年人致残“头号杀手”

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骨摩擦音(感)、肌肉萎缩。“如果早晨起床感觉关节僵硬,无法自如活动,就像上了锁一样,活动关节时有关节摩擦的感觉或是发生咔咔的摩擦的声音,或者上下楼梯觉得腿吃不住力,有腿软的现象时,应考虑可能是患上了骨关节炎。”杨华清提醒道。对于肥胖的人群、高龄人群、关节超负荷运动人群以及绝经后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发生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对中老年人群的危害极大。“由于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极高,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头号杀手’。”杨华清指出,骨关节炎会造成患者局部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障碍,从而制约患者的活动能力,导致中老年患者无法正常的行走、上下楼梯,下蹲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可改善关节功能

杨华清表示,骨关节炎的治疗需根据骨关节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的不同选择阶梯化及个体化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治愈或改善。” “最好的治疗是防患于未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既要防止关节过度磨损,又要适当的锻炼关节力量和稳定性。”杨华清提醒,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的负担并改善关节功能,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同时减少或避免爬楼梯、爬山;秋冬季节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寒、受潮以防加重骨关节症状,中老年人或是体格较弱的人群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应及时根据天气的情况增减衣物,早晚较凉时可以多加一件衣服,局部可以用护膝、护腕、长袜或手套等。 新京报记者 刘旭

冲牙器究竟能不能替代洗牙,会不会使牙缝变大 ?病死率高达45%,警惕藏在脑子里的这颗“不定时炸弹”二十四节气丨冬至到了,慢性病患者也可适当进行御寒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