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青少年、孕产妇该怎么去预防类风湿关节炎呢?

文 / 类风湿论坛
2020-05-07 08:57

中老年人预防类风湿关节炎

人到中年以后,免疫器官及其功能渐趋衰退,造成老年人容易患病;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女性中又以30~40岁及45~55岁年龄段的中年妇女为最多。尤其是下列中老年人群更易患类风湿关节炎:饮食习惯不良,挑食、偏食,食物单调的人中,患病率约占50%。患有胃炎、胃溃疡、肠炎等影响营养吸收与消化的患者中,患病率约占15%。有急性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副鼻窦炎及易感冒患者中,患类风湿关节炎约占10%。工作及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或温差太大,受风、受凉及有雨淋史者占60%。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排除不良心理的影响。

(2)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起居、运动、休息娱乐要有科学的安排,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顺应四季进行养生保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受潮湿,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控制食盐摄取量,每日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富含维生素、钙质的食物,并防止身体肥胖等,均有助于预防发病或防止病情发展。

(3)尽量避免本病的诱发因素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关节扭伤、骨折、感染等。


青少年预防类风湿关节

患类风湿关节 炎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青少年患病者也不少。患病会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遗留关节畸形及终身残疾,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应重视青少年对本病的预防。舟谷个

(1)加强儿童、青少年的保健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做好各种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抗病的能力。注意居室卫生,因地制宜地做好防寒、防潮工作,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饮食方面应适当增加营养,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等,以增强抗病能力。

(2)青少年患有感染性病灶,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龋齿等慢性炎症者,应加强抗炎治疗,对抗感染无效者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免留下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的祸根。

(3)对青少年患有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等应予积极彻底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为首选。

(4)瞥惕各种不明原因的发热,并及早诊断与治疗。


孕产妇预防类风湿关节炎

妊娠期间,血中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酮明显增高,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甚至可防止发病。分娩后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水平降低,产妇分娩时因长久猛烈用力,造成肌肉组织和关节韧带过劳,加上失血,可导致气血两虚,周身毛孔张开,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都在恢复中,机体抵抗力极低,易受湿气侵袭,致使类风湿关节炎恶化或诱发。因此,产后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避免受凉风吹,接触冷水。为避免感冒,产妇应避开风口,穿着应舒适、柔软、保暖,居住的房间要温暖通风、向阳,床上被褥要轻软、平整,勿在风口处睡卧或久坐,出汗多者,应及时擦干或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产褥期不要用冷水洗刷东西,更不能去洗冷水澡。洗漱要用温水,每晚用热水泡脚15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产褥期感染,产后应勤换衣、勤洗澡,保持口腔、皮肤、会阴的清洁,产后2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以免上行感染。另外,产妇的消化能力差,最好不吃生冷食物,饮食应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能和水分,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保证产后免受病邪侵袭。产后应做好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根据自身情况,及早开始产后恢复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睡眠要充足,每日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白天午睡1~2小时,使体力尽快恢复,对预防类风湿关节炎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