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味药的千古名方,却能调理感冒、风湿关节炎、偏头痛等疾病

文 / 装修科普
2019-09-15 18:16

在金元时期的著名中医里面,很多人可能对金元四大家比较熟悉,殊不知,在金元时期,学术水平远超金元四大家的另有其人,他就是倡导中药归经、发明“引经报使”学说、“易水学派”创始人、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的医药学家张元素。而且,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竟然还是张元素的徒弟;金元名医王海藏也是张元素的徒弟(王海藏后来又师从李东垣)。徒弟都那么厉害,师父一定差不了。

张元素一生勤于对中医的研究,而且也创制了许多名方,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是干什么用的?它是一个解表的方剂,主要有辛温解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等症。现代研究,还可用于治疗感冒、急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的患者。需要记住的是,阴虚气弱的人禁用。

那么,九味羌活汤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张元素的徒弟王海藏在《此事难知》中记载,全方由“羌活一两半,防风一两半,苍术一两半,细辛五分,川芎一两,香白芷一两,生地黄一两,黄芩一两,甘草一两”组成,煎服方法是将这9味药弄碎,然后水煎服。如果服药后需要快速出汗,就趁热服用,而且还要喝完药之后再喝点热粥;如果不需要急着出汗,尽量温服,无需服用汤粥。

九味羌活汤仅仅九味药,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功效?它的配伍有什么奥秘呢?全方以羌活辛苦性温,可以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是调理太阳风寒湿邪在表的要药,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是风药中的润滑剂,可以起到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苍术辛苦性温,可以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这两种药是一个药对,可以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臣药。

细辛、白芷、川芎三药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引经少阴、白芷引经阳明、川芎引经少阳、厥阴,这三味药与羌活(引太阳经)、苍术(引太阴经)形成了这个方子的“分经论治”的独特结构。生地黄、黄芩清泻里热,还可以防止辛温燥烈的中药伤及津液。这五味药为佐药。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这简单的九味药,联合应用,能够起到“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协调表里”的作用,使之成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经典名方。

综合来看,九味羌活汤的配方还是颇有玄机的。这里面暗藏了两大玄机,第一个就是升散药与清热药的联合运用,是中医方剂圆运动的一种体现,这种巧妙的用法,正如清代医家顾靖远在《顾松园医镜》中所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第二个是创造性的发明了“分经论治”的理念,且在服法中强调“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当我们了解了九味羌活汤配方的这两大玄机后,是不是觉得张元素的方剂创立思维简直不能太牛,而且从张元素的组方原理来看,其高超的水准,是“金元四大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但无论如何,古人们创立的经典名方,都需要我们现代人去传承,将他们高超的学术思想传承下去,这才是中医未来最值得做的事情。

当然,上面这些方法,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滑膜炎,关节炎,风湿病,肩周炎,颈椎病严重者也可用膏药贴辅助治疗,如下图这一种药贴,此药是由多种中药熬制而成,能直达病灶,从根本上来治疗疾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这类骨科疾病有这九成以上的治愈率,一般2-3个周期即可痊愈,现在陶保也方便,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