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专科 | 全国1.2亿人患病,如何有效预防骨关节炎?

文 / 妙手医生
2019-08-28 11:20

前几天听见隔壁王阿姨念叨“年纪大了就是不行,走几步就受不了,上个楼都难,膝盖疼的不行。”

“可不是嘛,我这膝盖也不行了,腰也总疼,你说是不是风湿了啊?”李大爷附和道。

听见他们的谈话,小妙认为是时候给大家来一个“正经”科普了!

风湿其实是一个大家口中的疾病词汇,事实上风湿不是一种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医院里风湿免疫科的疾病包括近200种。王阿姨和李大爷所说的“风湿”其实是骨关节炎。

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关节。正常情况下,关节骨骼面会覆有橡胶样的物质,称之为软骨。

因为软骨的存在,当关节活动时,骨骼之间滑动的摩擦力很小,不会产生疼痛。就像机器部件想要正常运转都需要润滑剂一样,软骨就好比骨骼的润滑剂。

当因为某些原因软骨磨损减少以后,骨骼和骨骼之间少了软骨的“调节”,增加了“亲密接触”的机会,时间久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关节疼痛、红肿、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等。

骨关节炎开始的时候,会感觉某些关节活动不畅,时常觉得手脚僵硬。久坐后尤其明显,活动几分钟后,关节僵硬才能慢慢好转。一般在早晨起床时最常发生,严重时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甚至时常发出咔嗒声——有时候自己都能感觉到关节骨头在摩擦。

骨关节炎常发生在膝、髋、踝、手、足、颈椎、腰椎等部位。当骨关节炎发生在膝关节时,称之为膝关节骨关节炎。上面王阿姨的情况就属于膝关节骨关节炎。

我们平时常听说的“长骨刺”、“增生”、“退化”都属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起病缓慢,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者逐渐增多。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骨关节炎患者约有1.2亿人,其中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6.3%,60岁人群比4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出一倍!

这些情况更易发生骨关节炎

肥胖

体重超标加重了承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脊柱)的负荷,体重加上地心引力,小小的关节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压力,当然会劳损了。一天两天还好,长此以往下去,软骨慢慢被磨光。

过度劳损

膝关节是身体承重的主要关节,尤其登高时,关节承重压力骤升。很多人一味追求锻炼,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会造成关节磨损,等发现时已经无法挽回了。

年龄增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细胞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

除此之外,寒冷潮湿气候、工作中经常穿高跟鞋、性别、家族史(遗传导致软骨基质中合成酶异常)等,都或多或少的会导致软骨退化近而诱发骨关节炎。

以下人群更易发生骨关节炎

1、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是天然对抗骨质流失的“秘方”,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水平下降,保护减小,这个阶段女性骨质流失非常厉害,骨骼退化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2、特殊职业人群。如职业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等,更易引起膝关节、肘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3、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开车等一些“久坐群体”,也是骨关节炎的易患人群。

骨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

骨关节炎一般采取X线、核磁共振进行诊断。

以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例,2018年重新修订的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更新了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满足诊断标准的第1条以及2-5中的任意2条,即可判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需要指出的是,创伤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年龄可能更早,但是往往有慢性积累性关节损伤史或有明显的外伤史。

出现下面的症状就要警惕骨关节炎了

1、关节有疼痛感和压痛感。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会有所好转,运动或从事相关体力活动后疼痛感加剧。也可能表现为关节肿胀。

2、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会有僵硬发紧感,活动后会有所减轻。骨关节炎的晨僵持续时间往往较短,几分钟即可缓解,极少超过30分钟。

3.骨摩擦音(感):由于关节软骨遭到破坏,关节接触面不平整,活动时会出现骨摩擦音(感)。

骨关节炎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只能减缓发展。关键是要减少关节的负重,避免大幅度剧烈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一方面是从自身方面加以调节,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减少关节承重。下肢关节发生病变严重时,可考虑拐杖等辅助工具。另一方面是药物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可减轻或控制症状。

手术治疗:在病情晚期可考虑手术治疗,在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可进行截骨矫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骨关节炎首先要控制体重,减轻关节的压力,减缓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化;选择游泳、骑车等锻炼方式,爬山、走楼梯等登高运动都不利于关节保护。

注意关节的保暖,关节面软骨、滑膜都是血供不丰富的组织结构,在寒冷环境中血管受冷收缩,将更不利于供血,从而影响软骨细胞的生存,也会加速骨关节炎的进程。

1.行走30分钟或3公里,出现关节疼痛;

2.上下楼或坐位站起时出现关节疼痛;

3.行走后停下来出现关节疼痛;

4.关节肿胀、麻木、僵硬。

骨关节炎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所以不用担心得了骨关节炎就一定需要换关节,好好休息调养疼痛是可以减轻或消失的。

不过平时还是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软骨哦,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毕竟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