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秋燥

文 / 中西医肺病专家何明
2019-09-16 01:08
"

目前正值夏季的炎热刚刚褪去,冬季的寒冷还未到来之秋季,不少人已经出现干咳、咽干、鼻干、口干口渴、眼干、皮肤干燥等症状。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燥”为秋季的主气,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最容易犯肺。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一、饮食方面

秋天天气干燥,人们往往会感到嗓子干痒不适,即使喝再多的水,仍然难以缓解。中医学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极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对呼吸道的保护不能掉以轻心。《黄帝内经》载:“秋冬养阴。”意思是说,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加之秋季是燥气主令,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养阴、清肺为主,百合是合适的食物。《本草求真》中说:“百合功有利于肺心,而能敛气养心,安神定魄。”百合味甘苦、性微寒而润,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宁神的功效,最宜秋季气候干燥、燥邪过盛伤肺的调养。百合既可蒸煮炒用,又可配合其他药物使用,百合、粳米、银耳、莲子一起煨煮至熟烂成“百合粥”,有滋阴润肺、养阴清心、解毒之力。另外桔梗汤,具有润肺化痰的效果,能对呼吸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桔梗、甘草、胖大海、玄参、麦冬,一起用热水焖上20 分钟即可饮用。


如何应对秋燥


二、作息方面

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做到早睡早起,以利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早卧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气清”,早睡即可以“收敛肺气”,又可以“使志安宁”,这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一致的,秋冬季天地万物开始收敛,人也要“收敛”,即养阴,这里的养阴并不是单纯指养人体的属“阴”的津液等,而是养人体收敛的状态。因为发散和收敛按照阴阳来分,发散属阳,收敛属阴,在春夏提倡晚卧早起,有助于阳“长”,秋冬早卧早起,有助于敛“阴”。

三、运动

可以做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还能增强体质,增进机体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大脑皮层的灵活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锻炼后胃液分泌加多,肠胃蠕动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像慢跑、做操、打太极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适合秋季的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如何应对秋燥


四、穴位按摩及吐纳

按摩涌泉穴以及三阴交。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第2、3 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 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以拇指按压以上两个穴位,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

晨起可在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 次,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充满后,分3 次咽下;并用意念送至丹田脐下三寸处,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吐出。最后用两手握拳轻轻叩击背部,左右各3 次。此法对肺和呼吸系统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可于每日早晚各练一次。

五、调节情绪

秋季容易让人产生悲秋的情绪,秋风瑟瑟,黄叶凋落,常会使人感到凄凉,低落的情绪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故秋季情志养生的重点是避免悲伤情绪,必须及时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培养乐观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