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哮喘,从全程管理出发

文 / 大咖医
2019-05-15 17:13

近日,中国哮喘联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19世界哮喘日新闻发布会”。

专家表示,目前哮喘仍是不能根治的慢性呼吸疾病。规范哮喘治疗、加强全程管理是良好控制哮喘及降低哮喘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但哮喘控制现状仍不容乐观。2007年~2008年、2015年~2016年两次全国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16年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其中,曾参与2008年哮喘控制调查的10个城市,在2016年调查中哮喘控制率为39.2%,较2008年(28.7%)有较大程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以及指南的要求相比,我国哮喘防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在一项“全国城区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和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显示,82.5%的哮喘患者在上次经历哮喘发作时有明确的征兆,发生频率最高的三个症状为咳嗽、胸闷、气促。这提示我们,应更注重教育哮喘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征兆,并在征兆出现到发作的时间窗内给予必要的干预,从而预防或减少哮喘的发作,或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正确使用峰流速仪和准确记录哮喘日记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是客观判断哮喘病情最常用的手段。这提示我们,呼吸专科医师在患者教育中有提升的空间,应进一步加强呼吸专科医师的哮喘管理培训,转变观念,从而推动哮喘管理工作开展。

首先是患者教育与管理,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掌握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其次是环境控制,应有效避免过敏原,减少或避免空气中有害刺激因子,并注重戒烟。另外,应注重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采用认知重建、疏导疗法、家庭心理疗法或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同时,也要注重指导患者规范用药。

对于急性发作期的重症哮喘,医院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最佳给药途径是持续雾化吸入(高流量氧驱动或射流雾化)。同时,重症哮喘发作应联合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适时、足量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也是成功治疗重症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另外,危重症哮喘发作还应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医院科室医生排名,最新视频健康资讯,请关注“大咖医”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