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哮喘之“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文 / 中医极医堂
2018-11-23 13:27


哮喘已经在全世界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各个年龄的人群,每25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由哮喘导致。目前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死于哮喘病的人达18万之多,其中我国哮喘发病率为1%~5%,约有3000万哮喘病人。

早期或轻症的哮喘患者多以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且常是阵发性夜间咳嗽,由于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和体征,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国外研究资料表明,43%~57%的慢性咳嗽的成人哮喘患者曾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儿童的这一比率大约为39%。

中药治疗哮喘之“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如何确定是否为哮喘病?掌握以下这些发病特征可以有助鉴别:

一是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呈发作性加重。

二是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三是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

四是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期。尤其对长期咳嗽用抗生素、止咳药不能缓解,已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应考虑本病。

中药治疗哮喘之“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中西合力治疗哮喘前景乐观

中医治疗哮喘,早就提出了“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减少发作次数。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时,常规使用西医治疗方法,如及时的雾化吸入疗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药物的全身副作用,又能使药物直接到达气管,尽快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当哮喘症状缓解时,可以通过穴位敷贴、中药内服、药膳补给等中医特色内外兼治,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还减少了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和副作用,标本兼治,具有单用西医治疗难有的优势。特别是采用“冬病夏治,阴病治阳”法则,运用穴位敷贴等方法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防治哮喘,对哮喘的复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远期疗效更为理想。

中药治疗哮喘之“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防哮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装修的盛行,环境污染的加重,哮喘患者日渐增多,哮喘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哮喘在14岁以下幼儿群体中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3.47%。而减少哮喘的发病率和发病次数,预防是关键——

一是进行合理饮食。少食诱发哮喘的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哮喘患者蛋白质消耗大,平时注意多补充家禽、瘦肉、豆制品。由于呼吸快,出汗多,还应注意补水,鼓励患者每天饮水2000ml左右,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改善呼吸功能。

二是自我生活保健。应保持房间通风良好和空气湿润,促进纤毛摆动和粘液的清除能力;不宜在室内养花、铺地毯等;打扫卫生时,患者要离开现场;不吸烟、不饮酒,避免冷空气的刺激,在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是保持乐观心态。哮喘发作会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气道阻力的增加,从而影响机体免疫机制,引起哮喘发作进一步反复、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