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再次卷土重来 调侃真的欢乐吗?
2017年伊始,中国局部地区上空PM2.5爆表,雾霾袭来。元旦假期刚结束,北京更是天上地下都黑了黄了,世间一片混沌。
说起雾霾,现在朋友圈出现了第25个节气—“立霾”。当代不著名诗人有云:霾至时节雾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大爷你咋样,看清我是你大娘。
虽然“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但是为了生存还是要吸滴。看看网友有哪些抗霾大招。
@莹哚儿:一定要多看看雾霾天气中的生存指南,感觉这个还是很不错,非常棒。
@关节外科蔡谞医生:在北京做个外科医生,天天在有空气层流净化的手术室里工作还是挺幸福的!
@黄晓明:1.多吃梨,喝银耳汤;2.出门要戴口罩,黑色或白色的好配衣服;3.‘霾’字念‘埋’,念错了可能会被笑话;4.开车注意安全,不宜练习漂移等特技动作;5.呆在家里挺好的,可以看看那部叫《寂静岭》的电影,《迷雾》也不错……
@于丹: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相比之下,于丹老师的招有点虚无缥缈,我等凡夫俗子很难做到。然而,对医生和科学家来说雾霾也做了点微小的“贡献”。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刘勇教授通过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近期使用后的防霾鼻罩滤芯上采集的雾霾颗粒,以及分析雾霾颗粒里面含有的各种元素。
据他介绍,通过实验看到的主要是固态的雾霾颗粒,有碳酸钙、氧化铁、硫酸盐等,非固态的气溶胶则要通过另外的方式才能看到。感受一下我们呼吸的雾霾"真面目"…
防霾鼻罩滤芯上采集的雾霾颗粒
刘勇教授展示使用前后鼻罩滤芯
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附着在滤芯材料纤维上的微米级大小的雾霾颗粒。
看完是不是觉得排除雾霾真的太辛苦了,已使出洪荒之力了!
Bob Dylan写歌,以词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晓刚写了首雾霾诗(名为《I Long to be King》,中文翻译为《我要当老大》),于2017年在美国权威胸外科杂志《CHEST》(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7.483)上获得发表,这是该刊创刊以来迎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医生诗人,价值比肩学术论文。
网友称之为“医学界的诗人,文字界的医师”,雾霾让中国原创走向国际。
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雾霾几乎成了卡在每个人喉咙中的鲠。我们不会马上窒息,但是我们闻到了窒息的味道。
除了玩笑,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面对么?“立霾”之时,其实,人们更想问的是如何“破霾”?
但愿2027年的北京不要出现下面所画的这种状况。
本文综编自搜狐新闻、新浪微博、扬子晚报、中青在线、澎湃联播、孔佑阳微博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