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何?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文 / 微知健康
2021-01-16 19:02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此外,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过敏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常见的鼻腔黏膜急性感染性炎症,俗称“伤风”,往往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中医称之为“伤风鼻塞”,基本病机为风寒或风热之邪入侵,上犯鼻窍,宣降失常,清窍不利。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多为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所致。

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而来。本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转化而来。长期吸入污染的空气,如水泥、烟草、煤炭、面粉等也是致病原因。另外,许多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等,以及慢性便秘均可引起鼻腔血管长期淤血或反射性充血而致病。 (1)预防 ①劳逸结合,防止过于疲劳,注意锻炼,特别是多做户外活动。

②常用冷水洗脸、洗鼻或冷水浴,以增强对寒冷的适应力。 ③在流感期间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流感时期可烧醋熏居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必要时服用药物预防。 ⑤积极防治全身慢性疾病,及时治疗鼻腔邻近组织的疾病,如扁桃体炎、咽喉炎、龋齿等。 (2)症状 ①急性鼻炎起病时有轻度恶寒发热,全身不适,鼻咽部有灼热感,鼻内发干、发痒、打喷嚏。1~2日后渐有鼻塞,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头痛。3~4日后因继发感染,分泌物转为黄脓鼻涕不易擤出,鼻塞更重。如无并发症,约1周左右恢复正常。

②慢性鼻炎以鼻塞、嗅觉失灵为特征。慢性单纯性鼻炎白天活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时鼻塞加重。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当卧向另侧后,鼻塞又出现于另侧鼻腔。鼻涕呈 黏液性,常伴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慢性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塞,鼻涕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头痛、失眠、精神委靡等。 ③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涕,以及发作时鼻黏膜苍白,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

(3)治疗 ①急性鼻炎的治疗早期可用热水泡脚或热水浴,冲服生姜红糖水。多饮水,进清淡食物。病情重者宜卧床休息,对小儿尤为重要。伴有严重细菌感染时,应及时使用磺胺或抗生素类药物。鼻塞可滴1%麻黄碱。 ②慢性鼻炎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常用鼻眼净药水滴鼻。每次一侧鼻腔滴入3~5滴即可,点药后保持头位5分钟,每日用药3~5次。慢性肥厚性鼻炎可用激光烧灼、微波凝固、冷冻或黏膜下注射化剂等疗法。如鼻甲过于肥大,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进行手术做鼻甲部分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