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入职业病,不妨“摸着石头过河”| 新京报快评

文 / 新京报评论
2019-08-01 23:13

要将颈椎病等疾病列入职业病,首先应迈过认定难这道关,在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推行。

文 |戴先任

近日,一则“颈椎病或将纳入法定职业病”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新京报报道,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已被列为劳动者个人应当预防的疾病。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孙新称,这些虽然目前并未列入职业病范畴,但都是与职业活动有关的工作相关疾病,今后有可能也被列入职业病相关目录。

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是2013年调整修订的,主要包括10大类132种职业病,并不包括肌肉骨骼损伤类疾病。而在工作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境下,对职业病分类与目录加以调整和扩容,让其跟上现代上班族的需求,也成了很多人的呼声。

在此情境下,颈椎病或将列入职业病,无疑切中了众多上班族的痛点:“10个上班族,9个颈椎痛”,考虑到越来越多办公室白领、教师这些文职,还有驾驶员等一般意义上的蓝领,都成了颈椎疾病的高发人群。鉴于“精准”认定职业病有助于预防,未来若将颈椎病等纳入职业病,显然能引导用人单位更好地关注劳动者健康。

纳入是大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像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虽与长时间固定体位作业有很大关联,但现代人许多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如近年来长时间玩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或者坐姿不对,这都可能导致颈椎病等疾病。

如果简单将颈椎病等疾病纳入职业病范畴,将可能大大增加用人单位压力,且用人单位可能要为员工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埋单,成了“冤大头”。考虑到当下的劳资博弈格局,压力向资方转嫁,很可能使得对颈椎病的职业病认定虚置,削弱其可操作性。

鉴于此,要将颈椎病等疾病列入职业病,首先应迈过“认定难”这道关,在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推行。

具体而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劳资双方的举证责任加以明晰;非但如此,还要通过可能的医学技术甄别手段和对“颈椎病与工作的相关度”的精确辨析(包括将企业劳动强度作为参考因素),尽可能实现“应认尽认”、不该认定的不给企业随意转嫁负担。

总而言之,就是经过科学论证、条件成熟之后,再具体实施,这样才能让由此带来的“增加权益”真正装进劳动者“兜里”。

新京报·新声代第一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进行中!

写作即创造。那写作何为?是为了“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还是“坐在浴缸里横渡大西洋”?我们认为,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而年轻世代的所思、所见与所写,尤其值得被看见。

你有火种,我有采火盆。作为国内最好的原创内容平台,我们启动了此次活动只要你是中学生、能来参加活动,我们送你C位出道!

大赛将分三轮,最终选出30名创造营的学员,获得最后的夏令营资格。划重点!这是一次公益性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报名费与评审费,学员参加夏令营的食宿全包!

夏令营期间,我们将开设专业的写作训练班,由熊培云、蒋方舟、杨庆祥等大咖亲自授课;写作夏令营期间,学员作品还将有机会刊登在新京报各大内容平台,包括新京报报纸、APP、公号,并实现全平台分发,让你的作品得到百万、千万加的曝光。一块送上的,还有荣誉证书、神秘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