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患混合型颈椎病

文 / 布衣世慈
2018-06-26 12:40

目前临床上将两型或两型颈椎病以上同时存在的症状体征者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1、混合型颈椎病发病机理

(l)因交感神经、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在解剖上密切相关,当颈椎间盘向后侧突出,可同时压迫周围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如当同时压迫颈神经根及交感神经,即为神经根交感型颈椎病;若同时压迫颈脊髓和神经根,则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时,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可像门槛一样,横贯于椎管的前方,不仅中间可压迫脊髓,而且两端可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临床上即出现截瘫和四肢瘫,以及病变水平的神经根受累症状,并有椎动脉缺血表现。因此,从解剖和病理的观点,多种组织混合受累是绝对的,而单纯的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受累却是相对的,在临床上,急性期(尤其急性外伤)—般为混合型表现,待出血、水肿消失后,可转为以某一组织受压为主。

(2)小的骨赘仅压迫一种组织,骨赘增大后可压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所以.临床上常遇到这种病人,初期仅为颈肩臂痛等臂丛神经根受累症状,数年后出现头晕、耳鸣等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累症状,虽然神经根疼痛症状后期多缓解,但因受损组织增多且较固定,故其症状也随之增多,如由神经根型发展为神经根脊髓型。

(3)颈椎是经常活动的,颈椎病的骨赘压迫神经根或血管也不是绝对不变的。骨赘与受压组织的解剖关系可以因颈椎的活动而使原来未受压的组织受压,当然,也可以使已受压的组织减轻甚至解除压迫。由于压迫时间较长,可发生变性反应,所以即使压迫解除,其症状也并不完全消失。

2、混合型颈椎病的特点:

(1)本型以年青组与老年组为多见,前者主要因颈椎椎节不稳.以致在引起颈椎局部遭受刺激与压力的同时,相邻的钩椎关节亦出现不稳,使脊神经根和椎动脉遭受激惹而同时出现二组或三组症状。老年组则主要由于椎体局部骨质广泛增生,使多处组织受侵犯所致。

(2)此型不仅在诊断上较为复杂,需与多种疾患鉴别,就是在各型之间,亦需从病理上搞清前后顺序,主次有分。

(4)本型治疗措施需全面考虑,以防顾此失彼。能够主次兼顾最好,不可能时,则应按轻重缓急依序处理。对年迈、病程长者,由于骨质增生广泛和病理改变复杂,全身状态大多欠佳。所以应禁止任何粗暴操作,手术更应持慎重态度,以防发生意外和并发症。

(5)本型预后一般较单一型者为差。所有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颈椎及其邻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压迫或刺激椎管内的脊髓、椎间孔的脊神经根、横突孔的椎动脉和周围的交感神经和肌肉、筋膜等,产生一系列综合性但各有侧重的临床症状,因为这些组织往往不是单一受累的。


颈椎病的最初病理变化是颈椎间盘变性,主要包括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增粗、玻璃样变性,乃至破裂或断裂。椎间盘变性以后,其物理性能也发生相应变化,即耐压性和耐牵拉力降低。由于耐压力差,当颈椎间盘受到头颅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作用时,变性的颈椎间盘可能发生局部或大部地向外突出,从而相应地使椎间隙变窄,关节突关节(小关节)错位或重叠,或椎间孔的上下径变小。又因为病变椎间盘耐牵拉性能差,当颈椎作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动作时,相邻椎体间的稳定性减少,可出现椎体半脱位(滑椎)等颈椎不稳现象;继而可发生椎体、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骨刺),黄韧带、项韧带变性,软骨软化和骨化等改变。这些病理变化,都可以造成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或不同组合的混合型颈椎病。

值得强调的是骨刺的危害。椎体前缘的骨刺,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但个别位置特殊或体积较大的骨刺,可压迫食道影响吞咽,或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椎体后方的骨刺,则问题大得多,它连同突向椎管的椎间盘、后纵韧带等,是引起颈神经根、颈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而颈椎管狭窄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诸因素中占重要地位。若椎体侧方的骨刺突人横突孔,钩椎关节的骨刺从前方侵占椎间孔的出路,则也会刺激颈神经根和椎动脉,引起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

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颈椎及其附属组织发生解剖结构异常或病理改变,最终总是要导致或神经根、或脊髓、或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等组织的神经性、血运性改变,形成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或不同组合的棍合型颈椎病。

说明: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一切为了公众的健康,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我们的服务微信号189610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