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虽不会传染,但是这个却会传染

文 / 健康卫视
2021-04-07 09:16

关于癌症的“传染恐慌”,最早在18世纪的欧洲就有了。荷兰医生路斯坦尼和杜尔提出了“癌症是传染病”的理论,虽然毫无科学依据,但却得到了很多群众的支持。而传言越传越真,人们越来越疯狂,1779年,法国第一个肿瘤专科医院不得不从市区搬到非常偏僻的郊外,癌症患者也被隔离起来。

可癌症真的会传染吗?老实说,医学界的共识是癌细胞很难传染。原因很简单,癌细胞一旦离开体内环境,就非常脆弱,很容易就死亡了。而人的免疫系统也不是摆设,一旦发现外来抗原,很快就会被识别并且清除,所以想“感染”癌症几乎不可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王立根主任表示:首先要承认的是,癌症存在遗传的可能性如果遗传了家族性的基因缺陷或是存在易感基因,出现癌症的几率就会相对更高。而且如果患同一种癌症的亲属越多,诊断出癌症的年龄越小,家族遗传的可能性就相对越大。

但之前有研究者认为:只有5-10%的癌症病例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癌症的发生更是一种后天性的疾病。

此外,可别放心太早!癌症是不会传染!但是致癌因素会啊!警惕这些致癌生物因素的传染!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指出,世界上约1/6的癌症是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

而有些病毒、细菌有传染性,如果不幸被传染,可能增加患癌的可能性,这样一家人患同种癌症也不是不可能。有致癌风险的病毒、细菌有很多种,我们日常生活最需要防范的,主要是下面这四种。

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均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在胃癌的发病中起到非常关键作用。

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口腔、唾液传播,所以家族聚集性显著。日常要注意公用餐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聚餐时使用公筷,且少吃生冷食物,以免病从口入。

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肝病毒会增加肝癌发生的概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约70%~80%的肝癌都是由乙肝发展而成的。所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预防肝癌非常关键。

乙肝病毒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与乙肝病毒类似的丙肝病毒,也同样有致癌风险,同样需要防范。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是唯一致病因素明确的癌症,其罪魁祸首就是人乳头瘤病毒。防范人乳头瘤病毒也就等于防范宫颈癌本身。

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注射HpV疫苗,其次也要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EB病毒的致癌风险近年来也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它与鼻咽癌、淋巴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性,与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也可能存在关系。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且进入人体内后会长期潜伏。

因此家庭生活要非常注意口腔卫生、餐具清洁和消毒,另外成年人最好不要亲吻幼童,因为这也是EB病毒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注意,上述感染并不是一定会导致癌症,只是会提升几率,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清除,就能阻止癌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