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立医院拔牙体验,看口腔行业发展!

文 / 健康保健护驾你我她
2021-03-11 01:55

说到把智齿,好像大家都不想拔。老实说,我也不想拔。上次一颗长歪了的智齿发炎,最后拔了。

与它对称的智齿,没有了对手,这几年的长得很欢快,慢慢我就发现开始咬到舌头了。

时吃饭也经常跑冒滴漏,跑哪儿去了呢?

都跑到智齿与旁边牙齿间的缝缝中去了,非常难清理。

这两天终于鼓足勇气去把它拔了。来到上海的一家区属中心医院,口腔门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子坐下,周围一个带孩子来门诊的妈妈不断嘟囔:以前没那么多人。

这让我想到了A股的大牛股通策医疗,齿科生意是黄金赛道啊。

看股价表现,妥妥的几年就10倍股了。之前机构抱团,一路涨到近400元,现在回调了30%,依然高达250元多。

我这次去的这家公立医院规模算不小了,占据半层楼,40张牙椅,包括种植这样的复杂又赚钱的手术。

等叫到我的时候,一看,医生很年轻,也不废话,问明了诉求,简单看了我的口腔。就反复确认“要拔么?”

事后我想,大概现在医患纠纷比较多,只能这样简单直白的确认,达成双方的意见一致。做医生不容易啊。

年轻男医生非常干练,让我躺下,打了两小针麻醉药,很快我的嘴就有点麻木了,这时他好像用个锥子撬了了一下,有点疼,虽然打了麻药。

感觉有点松动了,然后就拿个大钳子,摇一摇用力一拔,我就和那颗捣蛋的智齿说拜拜了

整个拔牙过程,也撑死也就30秒,干净利落。而从我进诊室到出来不超过10分钟,也就是5分钟左右,高效啊。也没办法,外面一堆人。

谈谈我的感受:

1、公立医院费用真心便宜

这次拔智齿,一共花了70多元。其中消炎药就50多,真正的医疗费用18元(即挂号费)。因为是用医保,我实际也就付了13元多点。

真的太便宜了,苦读寒窗多年的医科生,拔个牙就收18元,自己拿到的才多少?

小小王老师说,他们同事在公立医院拔牙也要1000多。(坐标重庆)

这个我要说句公道话,我这次医生也说拔的很顺利,所以没有伤口的缝合。

智齿一般长的歪,所以伤口创面比较大,有时要缝合,所以费用会比较多。上次那个智齿就长的很鸡贼,医生搞了很久,最后花了400多,也是这家医院,多年前的事情了。

2、牙齿是个好生意

绝对是刚需,比如孩子换乳牙,拔智齿、牙齿修复、种植牙齿等一样都等不得。

另外,随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也是体检完了,发现了问题,然后来公立医院复查,这点当时我听到周围也有一部分是这样来问诊的。

3、齿科内部盈利差距大

比如拔牙、洗牙等,基本就是不赚钱的项目,但是这些又很普遍,必须要有。这是在积累品牌资产,这是在积累信用资产的,不然大家对服务、技术也不熟悉啊。

所以,现在很多牙科诊所推很便宜的洗牙套餐,本质上不是来靠洗牙赚钱,而是希望人们来了以后对诊所有直观的了解和感受,然后才有机会进一步在客户身上挖掘出有价值的项目。

4、公立医院缺乏服务意识

我的拔牙体验不是特别好。因为医生和我交流不多,聊完需求,简单交代两句,就直接拔了。这点我也理解,公立医院人多,医生都成了机器。

虽然理解,但是总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机器,那个零件坏了,直接扔了。少了点人文关怀,这个细微的差别,体验就不是很好。

这个感觉跟到私立诊所洗牙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去过很多私立诊所,洗牙的护士特温柔,特善解人意。我在洗牙时就想,找个洗牙的护士当老婆应该也很美。

综上,我认为公立医院整体收费便宜是亮点,但是服务方面不够人性化。

另外,种牙等高难度的手术,考验专家的水平,现在很多专家都出来单干或加入连锁,所以这样的手术是不是会在公立医院做(比如特定有名的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这个对很多很多中产以上的,都是一个选择。

高净值的用户,一般更在乎体验,而不是一点点钱,所以私立牙科诊所还是有空间。比如这次服务好点,收费18变成180元,我也是能所接受的,毕竟很多体验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大家拔牙有我这次顺利么?

码字不易,欢迎点、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