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饭后口臭”的方子来了!热邪一散,口臭自消,请您体会

文 / 看看更健康
2020-12-06 10:46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实用中医消化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觉得呀,人这一辈子,你要想活得长久,就得干干净净的。

这个干净,不仅包括体外衣着面貌的干净。它还包括身体内环境的干净。

我以前,做过我国北方地区长寿老人的调查。我们当时调查的,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对他们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口臭。

我没有半点含糊——确实没有。他们的耳朵都聋,我们跟他们说话,必须凑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口气都很清新,没有例外。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的身体内环境非常清洁。也就是说,人家身体里没有污浊。这样的身体内环境,是容易长寿的。

但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口臭的人特别多。而且是,越来越多。

现在,我想给你说一个小方子。这个小方子,在中医消化内科学界里头,是比较受公认的。它治疗的就是胃肠积热导致的口臭。这种口臭,在当代人身上多见。你来看一下吧——

准备中药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9克,滑石12克,甘草6克,粳米30克。水煎服。

这个配伍主要针对的,我再说一遍,是胃肠积热导致的口臭。这类人的表现就是口臭味道很大,而且是热臭,患者自觉口气发热,味道臭秽不可近人,到他身边去的时候,你能轻易闻到口臭,而且无法忍受。尤其是在每顿饭吃完以后,胃热加重,所以口臭更为严重。整个人平时喜欢喝冷饮,总口渴,容易口腔溃疡,牙疼,舌苔黄厚略干,脉象洪数。舌头往往发红。大便比较干,小便比较黄,而且有时候会出现胃部的灼热。

这类人,如果你仔细体察他们的饮食,会发现,往往喜欢肉食、辛辣、厚腻之品。

这种情况,你记住,就是胃肠积热了。它给人的印象,就是臭、干、热、脏。您可以认真体会一下。

我为什么对这种口臭印象深刻呢?因为说句老实话,我在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之前,曾经有那么一段儿,我的身体就有这个倾向。那时候,有人说过我口臭,但是我没太在意。后来,我发现,我自己的口腔里总生病,不是牙疼,就是口腔溃疡。我对此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再后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忽然醒悟过来,我这是体内有积热。而且我那时候的饮食,说实在的,很不科学!于是,我果断改善饮食结构,加强锻炼,辅助用中药大黄10克,配甘草10克,水煎代茶饮,后来逐渐改善了。

那么,对这种胃肠积热的口臭,上述配伍为什么能够治疗呢?我们再看一下这个结构: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9克,滑石12克,甘草6克,粳米30克。

这个配伍,其实是泻心汤加减。泻心汤,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头记载的配伍。它的基本结构就是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都是泻火的,所以这个配伍用于泻火燥湿。在这个基础上,石膏清胃肠之热,知母清肺胃之热而养阴,滑石利尿,使得热随小便而出。这就是基本意图。可以说,这是一个泄胃肠积热的专门的配伍,药少力专。

当然了,用这个配伍,前提是必须辩证准确。你要是胃肠里头没有积热,用这个配伍就坏了,估计得拉稀腹泻肚子疼。所以,非专业读者,还是应该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总之,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口臭所代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口臭的。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偏颇的不断积累,以及身体其他因素的不断影响,这才造成我们的口臭。对胃肠积热所导致的口臭,我们必须有深刻认识,得知道这背后的隐患。

同时,我奉劝大家,一定要在饮食上多加留意,适当多吃清淡,少把大鱼大肉放在嘴边。你把自己身体的内环境吃坏了,遭殃的还是我们自己啊。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