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做完手术,放化疗期间怎么吃?医生:回家照这个做着吃

文 / 每天分享健康小常识
2020-10-21 20:03

关于肿瘤患者饮食的总原则,之前已经发布过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回顾下,点它→ 医生总结:癌症患者康复期饮食注意这8个原则,附肝癌详细饮食

今天进一步展开,详细说说放化疗中、手术后以及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如何安排饮食。金秋十月,天气多变,大家一定要保养好。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手术后通常表现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适当补充营养、热量,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功能,振奋胃气。在食物选择上,应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若手术后,体质较弱,应给予补气血的食品。临床中,还应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食物,如胸部手术后,多服宽胸利膈、止咳化痰的食物等。胃癌手术后,开始宜食流食,然后半流食,再进软食。

胸部肿瘤,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及纵膈恶性肿瘤在接受放疗期间或放疗后,常可见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食道炎可造成食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见进食梗阻、黏膜溃疡、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可选择五汁饮(哪五汁?评论区提问获取)、冰糖莲子雪耳(白木耳)羹、五米粥(哪五米?评论区提问获取)。

头颈部癌症放射治疗。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癌症在放射治疗时几乎100%引起口腔黏膜和唾液腺损伤,造成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疼痛,甚至出现溃疡,更严重者可合并声音嘶哑、进食困难等。此时饮食以清淡为主,提倡清凉甘润、生津养阴食品。

盆腔癌症放射治疗,如子宫颈癌、卵巢癌、直肠癌等在放射治疗时,放射线常损伤结肠、直肠黏膜,导致肠壁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溃疡等,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以慢性放射性肠炎为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血或黏液,伴腹痛、贫血等。饮食调养应选择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并具有消炎、消肿、利尿的食品。

①如果患者有消化问题,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脾胃症状。

√ 宜:易消化食物。主食以流汁或半流汁为主。

× 忌:生冷油腻。

如果患者头晕乏力、心慌气短,脱发、气血不足。

√ 宜:富含铁质食物。

如果患者有“燥”反应。化疗中出现发热,口渴多饮、口腔炎、口腔溃疡、大便干结、尿黄、舌红、无苔等热毒伤阴,津液耗损表现。

× 忌:辛辣及煎、炒,炸类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品。

这么多年来,李忠教授一直在写关于癌症患者饮食的文章,还做了制作视频,好的饮食有助于治疗,但是如果想要效果更好的话,建议还是积极治疗,不要放弃!

曾诊治的一位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从确诊那天开始,就一直在接受中药治疗,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现在,这位患像其他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他说:“癌症的发生不是两三天的事情,整个身体状态的逆转更是需要时间,我准备一直坚持服用中医药,就把这个瘤体当做是上帝遗落在我身上的礼物,我要与它和平共处,说不定哪天上帝记起来,就把它收走了”。

的确是这样,目前该患者应该健康生活了8年。

最后,因肿瘤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病程的阶段不同、患者个体体质的不同,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调理时注意对症调养,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