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口腔溃疡高发?分享上海名中医谢建群教授“灭火方”,快收藏

文 / 健康林
2020-10-10 10:38

如果双节间应酬比较多,还有口疮频发的老毛病,十一国庆间不幸烦人的口疮又发作了,不妨可以采取中医的从火、从热论治,从脾胃着手,五脏通调...

今天,在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16期文章中,就让我们分享一下上海名老中医谢建群教授的口疮“灭火方”,以及验案解读。

作为上海的名中医谢建群教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黄文东教授,擅长中医药调治胃肠病。在临证中,常有患者抱病前来,除胃痛肠病外,多有口舌生疮、灼热疼痛等诉状。谢教授熟谙 《脾胃论》,尤喜孟河医家,精研丁甘仁,治疗口腔溃疡每以脾胃立论,以和缓立法,清补同用,取药轻灵,制方用药戒偏戒杂,常能撷古法不拘古方,化裁出新,灵活运用。

谢建群教授在临症治疗口疮之疾,尤其重视脾胃调理。

《灵枢·经脉》 云:“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口腔溃疡与五脏六腑相关,尤以脾胃为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脉“连舌本,散舌下”,口疮病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论创始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记载:“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百病滋生。”

《脾胃论》还记载:“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胃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之病焉。”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位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气机升降枢纽。

脾胃受损,运化失常,升降失序,湿浊内生,日久不化,郁而化热,循经上炎于口,灼腐肌膜,遂成口糜。

此外,脾胃气衰,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虚火上冲蔓延,熏蒸口唇,也可致口疮。

况且,在实际临床和现实中,多见口疮者伴有脾虚湿滞之像,症见怠惰嗜卧、纳呆、腹胀、四肢不收、大便溏薄、脉濡缓等。

对于这类情况,谢建群教授常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处方时灵活应用党参、白术、白扁豆、山药等健脾化湿药物升发脾胃之气,辅苍术、茯苓、泽泻清化三焦之湿。

如果遇见口疮者中气不足,阴火上炎,即予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甘温除热,酌情加用生地黄、麦冬、知母、何首乌等以滋阴益肾,潜降阴火。

谢建群教授还主张,对于口疮的治疗,要辨证论治,药不在多,而贵于精,组方十一二味即可。

口疮治疗宜五脏通调

口腔溃疡者皆为“火”作祟,或虚或实,与湿相杂,熏热炎上,腐肉成“糜”。常有不同的伴随症状,与此相关的是不同脏腑的寒热虚实。

中医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认为气有余则为火,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对应喜、怒、思、悲、恐五志,五志过极易化火。

故临证当辨火之虚实,气之经属。治疗当以引火归“原”入经,使邪有出路。

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若心气过极化火,上炎于口,或邪热移于小肠,循经上攻,而见口舌生疮,烦躁不寐。治疗当兼顾心神,清心泻火。常用黄连、淡竹叶、莲子心清心泻火;大枣、甘草滋补心血,益阴敛阳。

肝属木,主疏泄,易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伴见口干口苦、急躁易怒等症。治疗当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常用柴胡、夏枯草、栀子等苦寒之药疏肝清热。谢建群教授尤喜防风、钩藤,认为两者清泄疏风,可以引火归经。

命门火衰,肾气寒凝,寒邪闭郁,阳气不宣,郁而化热,伴见四肢不温。治疗当温肾补阳,常用附子、干姜、熟地黄温补下焦;肉桂引火归源。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盛则津亏,症见大便秘结、口干舌燥。治疗当清肺通腑,养阴润下,常用黄芩、玄参养阴清热;瓜蒌仁、苦杏仁宣肺润肠,引热下行。

口疮虽有实火、虚火之分,但临床所见,少有纯虚、纯实之证,多为寒热虚实夹杂,且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

口疮治疗,立足脾胃兼顾五脏,酌情遣方用药

谢建群教授对于口疮治疗以整体辨治为主,立足脾胃,兼顾五脏,同时重视局部黏膜的解毒消肿。同时不拘泥于中西之分,收纳兼顾,治疗常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最新成果,配合一二味疗效确切的中草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遣方用药之余,辅以日常调摄

提倡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重视情志调理,坚持运动,提升免疫力,来增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颜亮(化名),2011年那年64岁,有十多年慢性胃炎史,近几天口腔溃疡发作多处,隐隐作痛。

经谢建群教授诊治时,颜亮已一个多月倦怠乏力,吃东西便胀,嗳气泛酸,四肢不温,晨起泄泻,夜梦纷扰。近2天口腔内内多出溃疡,隐隐作疼。舌红、苔剥,脉细。

西医诊断为口腔溃疡。中医诊断为证属脾肾阳虚虚火上泛型口疮,谢建群教授给予的治法为补益脾肾、引火归源之法,治疗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方(详细组方可@中医科院博士私信获取)由黄芪、秫米、党参、白术、麦冬、知母、陈皮 、木香、柴胡、附子、肉桂 、白花蛇舌草组成。水煎温服,连续服14剂,每天 1 剂,水煎服。

半个月后再诊:见诸症皆减,效不更方,继以原法,上方加干姜、益智仁。如法续服14剂。

半个月后三诊时口疮基本愈合,四肢转温,大便每天1次、质偏烂,夜寐转安。继服上方加减,调治3月而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2年第5期《新中医》费晓燕等文章《谢建群教授治疗口腔溃疡经验介绍》。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 收藏,转发,不知道怎么治疗痛风、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加入今日头条“笑口常开研习社”圈子,@中医科院博士寻求答案,我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原创美文人文健康资讯,欢迎关注!

写作是一种修行,度己度人

有缘人可以打赏

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

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

认知改变命运,圈层决定命运。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