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流程

文 / 健康基层医学科普
2021-04-19 09:30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临床上以后者为多见。

1.心跳骤停的临床上表现:病员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呈喘息状或呼吸停止;瞳孔扩大;眼球偏斜;皮肤粘膜呈死灰色;心跳及动脉搏动消失等,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两大症状;即突然意识丧失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凡具备此二症状者,即可诊断心跳骤停。其他指征均不确切,仅供参考。

2.心跳骤停的原因有两大类:

(1)原发性心脏疾患: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跳骤停的最常见原因,例如冠心病。此外也可见于心肌炎、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2)心外疾患:包括各种急性窒息、各型休克、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麻醉及手术意外等情况。

3.心跳骤停的原理较复杂,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例如机械性剌激气管、肺门、心脏、肠系膜等内脏器官时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窦房结及其它室上的起搏点,以致引起心跳骤停。如胸部或腹部手术时可见。

(2)严重缺氧:例如大出血、麻醉意外等。此时除缺氧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外,心肌处于无氧状态,局部发生酸中毒及钾离子释放,结果导致心自律性传导性受抑制,最后发生停搏。

(3)CO2贮留和酸中毒:例如窒息时。CO2和酸性产物的贮留可兴奋迷走神经,此外它们也可抑制心肌特殊组织的传导性,导致异位节律。并抑制心肌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直接减弱心肌收缩力,终导致心跳停止。

(4)电解质紊乱:心肌细胞功能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变化密切相关,例如不论高血钾还是低血钾,严重时均可导致心跳停止或心室纤颤。参阅第五章。

(5)其它:例如电击时,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肌变性坏死、断裂,从而心跳骤停。又如心跳中枢衰竭时也可致心跳骤停。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4分钟内,既所谓的“黄金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将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可能发生在家中,在工作场所,在野外,或者就在你身边。

大部分人认为,遇到心脏骤停患者,首选是拨打120,实际上,救护车到达时,患者已经基本失去了救活的希望,即使能救活,也会有各种严重后遗症。所以对心跳骤停的急救一定要分秒必争,掌握科学正确的急救方法,才可能把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操作前

第一步: 评估判断

当怀疑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时,首先确认现场安全!三步判断是否昏迷、呼吸正常吗?

1.双手轻拍对方双肩,一侧耳旁呼叫,观察有无回应;

2.右手食指中指并拢,置于对方喉结旁约2cm处,感触有无 颈动脉 搏动。

3.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通过3步判断对方无意识时,立即寻求周围人拨打120,急救医生没有到达之前摆放患者为仰卧位,并准备开始急救。如果有正常的呼吸,只是昏迷,不要做胸外按压。

第二步:安置体位

将患者安置于硬板床或者地面,取仰卧位,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

操作中

胸外心脏按压(C)

1.抢救者立于病人右侧

2.解开衣领、腰带,暴露病人胸腹部

3.按压部位:: 胸骨 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两横指或胸骨正中与两乳头连线相交处

4.按压方法:两手掌根部重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上半身前倾,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

5.按压幅度: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cm

6.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7.每次按压 胸廓 回弹恢复,尽量避免按压停顿。

开放气道(A)

1.检查口腔,清除口腔异物,取出活动义齿。

2.判断颈部有无损伤,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适方法开放气道

①仰头举颌法(无颈部损伤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尖、耳垂与水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②托下颌法(适用于头颈部损伤者★):把手放置患者头部2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上托下颌,并同时用2拇指把口唇分开。

人工呼吸(B)

1.捏住病人鼻孔,口完全包住患者口唇,防止漏气

2.深吸一口气,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抬起

3.吹气毕,观察胸廓情况

4.连续吹气2口,每次送气1秒、间隔2秒;

5.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2,连续5个循环

操作后

1.操作5个循环后,检查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情况,一听:听呼吸音、二看:看胸廓起伏、三感觉:感觉颈动脉搏动,

2.当对方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恢复,提示复苏抢救成功,需要交给医务人员进行下一步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操作完毕。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自心脏骤停如果发生在能够获得AED的公共场所,在急救流程中应该尽快使用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是一种便携式、易操作、 图稍加培训就能使用的急救设备,专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的早期除颤,帮助患者心脏恢复跳动。

操作流程:

第一步:开启AED

打开AED的盖子,有些型号需要先按下电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

第二步:给患者贴电极

在患者胸部适当的位置上,紧密地贴上电极。两块电极板分别贴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头外侧,具体位置可以参考AED机壳上的图样和电极板上的图片说明。

第三步: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

第四步:开始分析 心律 ,在必要时除颤

按下“分析”键(有些型号在插入电极板后会发出语音提示,并自动开始分析心率,在此过程中请不要接触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影响AED的分析),AED将会开始分析心率。

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

第五步: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进行5个周期CPR

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应进行5个周期CPR,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CPR,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最后,我们也要注意,心肺复苏虽然拯救了无数生命,但心脏按压有时也会造成患者损伤。

心脏按压损伤包括胸骨骨折、肋骨骨折、心脏及心包损伤、血气胸、肺脏、肝脏、脾脏及胃肠损伤等。

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力度等不正确,或者按压时间过长都容易导致骨折,尤其老年人、部分女性、消瘦和有骨质疾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