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知多少

文 / 鲸鱼大健康
2021-03-24 19:46

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各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射血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简单的说,心衰就是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身 体的需要,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乏力,还有液 体潴留,水肿就是液 体潴留的表现之一。

Life is a song

that never ends.

心衰的分级

首先,要向医生了解心衰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关于心衰的严重程度,可以通 过NYHA心功能分级来判断:

Ⅰ级: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Ⅱ级: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Ⅲ级: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引起显著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Ⅳ级:休息时也有症状,稍有体力活动即症状加重。任何体力活动均会引起不适。如无需静脉给药,可在室内或床边活动者为Ⅳa 级,不能下床并需要静脉给药支持者为Ⅳb级。[3]

同时,要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Life is a song

that never ends.

心衰的治疗

治疗主要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去除诱发因素,各种感染(尤其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肺梗死、心律失常、贫血、肾功能损害、过量摄盐等均可引起心衰恶化,应及时处理或纠正。二是调整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限钠、限水,然后营养和饮食上宜低脂饮食,戒烟,肥胖患者应减轻体质量。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心脏恶病质)者,应给予营养支持。最后休息和适度运动,失代偿期需卧床休息,多做被动运 动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出现心衰时,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明确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就是要看疾病的来势是否凶猛,按照发病时间、速度、严重程度进行区分,然后 进行正确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调整体 位、吸氧、应用 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应该适当采用一些外科治疗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比较缓慢,但也要积极治疗以防病情恶化,一般治疗包括去除诱发因素、监测体质量、调整生活方式等;药物治疗是重要的一部分,常用的药物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另外,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除颤器等非药物治疗。

心衰的发展历史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对于心衰的认识就是一个功能的缺失状态,心脏病学界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理念以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状态为主。

因此,对于患者的指导也就是多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以减少心脏的负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心衰的研究更加深入,心脏病学家逐渐认识到心衰是一个多种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治疗理念也从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向长期的修复性策略转变,而对于心衰患者的运动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1990年,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第一篇文章发表《Lancet》杂志(也就是著名的《柳叶刀》杂志),运动对于心衰患者的益处受到了重视。

随着更多研究的进行,至2008年左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是安全且有效的观念被普遍接受,被写进了数个指南。目前的有关心衰的指南,大都将运动训练写了进去。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F/AHA)关于心衰的指南上写到:运动训练对于心衰病人是安全有效的,推荐病人进行。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

I类推荐

1.运动训练(或规律体力活动)作为一项安全且有效的措施,推荐能够参与的心衰病人进行,来改善功能状态(证据等级:A)。

IIa类推荐

1.心脏康复对于临床稳定的心衰病人是有用的,可以改善功能能力、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证据等级:B)。

注:这两类推荐都是证据等级比较高的推荐。

2014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也推荐了稳定期的心衰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不过,心衰病人的运动与正常人的运动不同,有许多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建议由专门的医生评估后再开始。

●心衰不可逆转,针对心衰目前没有特效的方法,但是合理的用药,适当的运动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能够有效的缓解心衰的症状,并减少急性心衰的发作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