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运动时发生猝死,冠心病患者如何预防运动发生意外

文 / 布谷鸟多多
2021-03-18 19:00

猝死多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从病理生理改变的角度可将心脏性猝死分为两种类型,即心律失常型猝死和循环衰竭型猝死。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病猝死,如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不仅老年人多见,很多年轻人也频频发生猝死事件。有专家称,很多猝死的中青年,实际上已经患有冠心病,但平时没有症状,也没有做针对性检查。加上过度劳累、应激刺激等,最终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悲剧。

年轻男子深夜锻炼猝死

据报道,3月15日,23岁男模张志轩深夜运动时,突然心脏不舒服,晕倒,在救护车上,已无呼吸,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医生判定死因是主动脉剥脱造成的血管阻塞,导致猝死。

张志轩模特出道,身高一米八三,凭借帅气的外表和超高的时尚表现力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而他没有持宠而娇,私下非常注重对于自己身体的锻炼,经常在社交平台晒出一些自己在健身房健身的照片,好身材令人羡慕,传递一些正能量,给观众的印象是阳光、积极向上。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工作起来没有白天黑夜,常常觉得自己年轻,没有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度劳累,加上生活不规律,便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演员黄民安日前就在演出现场突然晕倒,当时身边的人都没有想到他会有事发生。今年,短短数月已经有不少人因猝死离世。年轻生命的离去,确实令人惋惜。

有专家称,正常健康的人运动,即便做一些剧烈运动也很少发生猝死,运动时发生猝死的人,多数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导致这些慢性疾病的真正“罪魁”,更多的是因为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

年轻人猝死多数是心源性猝死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心源性猝死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心源性猝死年发病率大约在41.84/10万,每年约54万人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目前多数人认为: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

研究显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多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以心脏性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国内文献指出,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

心源性猝死,因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死亡率高,让人畏惧。但是,如果能够进行科学的预防,就可以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心源性猝死救援最关键的是“黄金4分钟”,就是抢救的关键时期是心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错过这4分钟人体脏器可能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为什么运动会发生猝死?

运动时发生猝死,一方面,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冠心病,心脏骤停;另一方面,运动出汗,使水分丢失,不及时补充的话,就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诱发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常见运动诱发疾病:

1、大动脉破裂。大动脉或者动脉瘤破裂和Marfan’s 综合症能够引起运动性猝死。Marfan’s 综合症是由于常染色体异常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患者大动脉缺少弹性纤维,动脉壁缺乏弹性,动脉易破裂而导致死亡。

2、滥用药物,酗酒。有些运动员意外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还与滥用药物有关,如可卡因、合成类固醇、安非他命、日常的营养补剂等。研究表明可卡因能导致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扰乱心电传导系统,使得左心室功能紊乱。酒精也可导致心律不齐。兴奋剂,如安非他命可以造成已疲劳的机体感觉不到疲劳,导致机体过度疲劳,从而诱发猝死。

3、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心肌病,是以右室的弥性、局限性收缩异常,结构发生变化、心肌纤维肪性变、复极异常、右心室脂肪浸润、心肌纤维化、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性动过速为特征的家族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肌萎缩性病变。根据病例显示,有进行性右心室心肌的脱逸和纤脂肪性病变。

4、冠心病。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异常,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第二大原因。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儿茶酚胺的水平升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心肌应激性增加,引起心率不齐、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首先,要定期体检,积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尤其是有心脏病家族史或猝死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心脏的健康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其次,要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适当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会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同时亦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第三,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服药治疗。已经发生心梗的患者,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第四,不宜剧烈运动,尤其喝酒后剧烈运动。当人在进行大的体力活动时,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高达2000毫升左右。超负荷的运动量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因为酒精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分泌增加,降低了心脏发生心室颤动的阈值,从而增加了心脏猝死的几率。

有资料显示,喝酒后运动会对肝脏损害很大,喝酒时肝脏因分解酒精而使疲劳物质堆积,导致肝功能下降。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会被储藏在肝脏内的葡萄糖分解,肝功能下降的话,这个过程就不活跃,人体会很容易疲劳。酒后运动的话,肝脏会同时分解酒精和蛋白质,造成双重负担。

(东方红星,文/李烈,约2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