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丨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能吃鸡肉吗?会升高胆固醇吗?医生实话实说

文 / 健康界
2021-03-06 18:49
摄影:陈占彪

咏鸡!

鸡,鸡,鸡,
炸毛向天啼, 煲汤二十五, 盐焗五十八。 ———心路星尘
每当我想起2年前写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就不由得垂涎三尺,心中盘算着周日该选哪一种呢?恨不得立刻坐着时光机去大快朵颐。

然而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这就很纠结了。

不论在病房还是在门诊,总会有病人问我:心脏病能不能吃鸡肉?也有很多血脂高的患者会被周围亲戚朋友告诫不要吃肉,更有很多老人为了身体健康,每天过着稀饭加酱油的苦行僧生活。


这种心脏病不能吃肉食的想法,在社会上流传挺广,也有不少所谓的“养生大师”在推销各种匪夷所思的纯素概念,贯之予最新研究成果或者虚假传统中医的名号,信者不计其数。 摄影:陈占彪前些天,72岁的老李过来复诊,1年前他曾经因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住院治疗,出院时恢复得挺好,平时就在当地取药治疗。

最近老李觉得越来越乏力,走不了多远就觉得胸闷气喘,下肢也明显浮肿,他儿子于是又带他过来就诊。结果一查发现,老李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还有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

听我询问老李平时吃什么,他儿子连忙告诉我,出院后他爸爸饮食控制得挺好,没有乱吃东西,为了避免疾病复发,本来爱吃鸡肉,无鸡不欢的老李,这一年连鸡毛都没碰过一根,天天吃稀饭配酱油,偶尔熬一点瘦肉汤补充营养。
心路星尘医师: 本文为“心路星尘”微信公众号原创老李不好意思的说:我喜欢吃鸡肉,当时还特地问能不能吃,你们查房倒是说可以。不过我回去后,大家都说有冠心病就要吃差一点,像鸡肉、猪肉、牛肉这些吃了会升高胆固醇,血管容易堵掉,不能吃……
心路星尘医师:

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却敢于振振有词的指导别人用药治疗或者饮食调整。而医生说的话或者开出的药,往往会被患者打个折扣。

所以市场上常常会出现用芒硝治病、用绿豆治病,或者吃活泥鳅治病的“神医”,而且都是包治百病的。 摄影:陈占彪
冠心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鸡肉或者肉类?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基本营养物质,自然界有很多优质的动物蛋白,包括鱼类、禽类、蛋类、奶制品等等,都可以为我们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而缺乏蛋白质的摄入,人体就会出现代谢紊乱,逐渐虚弱。 冠心病患者也同样如此,我们建议合理膳食才是对心脏最有利的,这其中合理膳食就包括各种肉类的摄入。

鸡肉属于通常我们所说的白肉,每100克鸡肉中,蛋白的含量有20.9 克,而脂肪含量较少,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猪肉、牛肉等红肉。

而我们知道,不饱和脂肪相对来说更健康一些,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危害比较大。

长期摄入高饱和脂肪的饮食,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鸡肉营养丰富,除了优质蛋白,其中还有非常多的维生素、磷脂、核黄素、尼克酸等物质。

自古以来,鸡肉就是补充营养的上佳食品,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传统医学也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因此,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吃点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的鸡肉,只要不过量,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而事实上,如果控制好摄入的量,吃点红肉,同样不会造成什么危害,毕竟红肉里也有我们需要的营养物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了平衡的膳食模式,建议食物要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成人每天摄入畜禽肉类40~75克(例如白肉75克或红肉40-50克),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建议首选鱼肉等水产品。

1、鱼类等海产品。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鲭鱼、湖鳟、沙丁鱼、三文鱼等等。 2、去皮的鸡肉、鸭肉、鸽子肉、火鸡肉等。 3、瘦肉(后腿肉、里脊肉、腰脊肉),但要注意,加工的火腿、培根等等盐分较高,不建议经常吃。 4、豆类和豆制品。 5、蛋奶类也是优质蛋白。 6、野味:这个就不建议吃了,而且你敢吃吗?

回到开头,老李之所以出现乏力、胸闷气喘,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合理膳食,想当然的认为心血管病人血脂高就不能吃肉,结果反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加重了病情。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