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这些急救措施要牢记!建议收藏!

文 / 余容灵讲健康
2021-02-24 18:54

心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其中每年新发的心肌梗死病例为60万例,仅3万例获得及时规范的救治。近年来,各种心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被确诊为心肌梗死,猝死现象频发,无疑成为家庭、社会的严重负担和担忧。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既往病史

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腔,致心肌缺血坏死。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几率。

2、年龄与性别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增高,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约1倍。另外,男性与女性相比,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高20%。

3、遗传因素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病及脑卒中统计报告显示,12.2%的成年人的父母或同胞在50岁之前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当一级亲属(即父母或同胞)在55岁(男性)或65岁(女性)之前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死于心血管疾病时,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会增加。

4、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大大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的几率。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精神压力大、过劳、情绪激动、睡眠不足、大量饮酒等。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表现是在胸骨后有压榨样疼痛,患者常描述这种疼痛为有压榨感、胸部发紧、胸部压迫(像大象坐在胸口上)、压抑、胸闷、束缚感等,这种疼痛不会随着活动或者体位的改变而改变,常持续超过10分钟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也会放射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上腹、颈肩部、上肢、咽喉、下颌和牙齿,一些心肌梗死患者就可能只是表现为持续性的牙疼、肚子痛、嗓子不舒服、肩背痛等。有一句话说:“鼻子以下和肚脐以上的疼痛有可能来源于心脏”,需要引起注意,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另外,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包括单纯呼吸困难、无力、恶心和/或呕吐、上腹疼痛或不适、腹泻、心悸、晕厥或心搏骤停等症状,在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女性患者中容易出现,必须要警惕。

判别心肌梗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心电图,结合血液学检查就更加完善。

突发心肌梗死怎么办?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在这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对于急心肌梗死的急救,常有“黄金1小时”的说法,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很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因此,提高大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是相当有重要的。当怀疑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应该:

1、呼救:拨打 120急救电话,电话中首先告知准确的家庭地址;保持电话通畅;同时告知亲友,如果家中没人,需要打开房门方便救援人员进出。

2、休息:就地平躺或找到合适的卧姿休息,此时应缓慢深呼吸,减少活动,尽量降低耗氧量,千万不要尝试各种不靠谱的自救方法。

3、慎用药物: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不一样,硝酸甘油可以在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但如果是心肌梗死发作,服用硝酸甘油很难缓解疼痛,如果患者血压本身就比较低,含服硝酸甘油后病情反而会加重,不建议盲目服用硝酸甘油片。在确定血压不低时,服用硝酸甘油可以帮助鉴别是否是心肌梗死,假如服用三次都无效,很可能是心肌梗死。另外,在心脏病发作期间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帮助防止血液凝结,从而减少心脏损伤,但是阿司匹林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会为后续疾病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这两种药物的服用都需慎重,最好在得到急救医生建议后服用。

4、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心脏按压: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呼吸消失、意识不清,应立即进行心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cm),直至医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