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在睡眠中养护心脏?坚持6个习惯,心脏舒服,睡得安稳

文 / 盖德健康课堂
2021-01-29 19:08

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是睡眠6小时的人的两倍。同样,每晚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

睡眠时间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睡眠不足可导致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血压升高,睡眠不足会影响血管健康,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

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使人体得到足够的休息,促进心脏健康,如果睡眠质量差,各种疾病都会光顾。

  1. 为了睡个好觉,心情舒畅,晚餐不要吃得太饱。

如果晚餐吃得太饱或太油腻,血脂会突然升高,胃肠道负担会加重,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中风的学名)等疾病。

2、戒掉坏习惯

熬夜吸烟对睡眠质量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熬夜,肾上腺素升高,而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危害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心率升高。熬夜的人,不是因为工作忙就是过度娱乐,这些人大多是久坐不动,久坐会使血液循环处于迟滞状态,而吸烟会增加血液粘度,两者的共同作用最终会造成严重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脏供血严重不足。

3、睡觉前不要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尽量避免做刺激大脑的事情,比如看一些容易引起神经兴奋的电视节目,或者是大笑聊天,喝浓茶等等买这些事情都会使神经兴奋,很容易导致失眠。

4、睡前可以喝点水。因为在长时间的睡眠中,体内的水分会蒸发,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血液比较粘稠,很容易导致血栓。

睡前喝点水,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脑血栓形成的风险。

5、良好的睡姿保护心脏

“胎儿”睡姿对心血管系统最好。双手放在枕头上蜷缩起来,睡在右侧,这样你就不会压迫你的心脏。适当垫起下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位置,枕头不要过高,这样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在这种姿势下,脊柱和颈部应该成一条直线,膝盖之间可以夹一个枕头。

仰卧不利于全身放松,因为仰卧容易使腹内压升高,让人手臂慌张。仰卧还会加重打鼾,使呼吸受阻,降低血流携氧能力,这对心肺疾病患者极为不利。

容易压迫心肺,影响呼吸,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的患者不能长时间保持这种睡姿,以免加重病情。

6、醒后3分钟起床,强身健心

早上6、7点钟,心血管壁最薄弱。此时,心脏病的发病率会增加。因为人体系统在睡眠中也处于半休息状态。早起太猛,很容易导致血压上不来,而导致头晕,或者是心脑血管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早晨睁开眼睛后,起床前应卧床3分钟左右。

1、午睡调节血压的重要性

许多国外的研究也提出了午睡的重要性。如果工作压力导致人们患高血压,最好小睡一会儿,这样有助于降低血压。因为午睡可以平复人的情绪,消除早班疲劳,减轻心脏压力,从而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因此,不注意午睡的外国人近年来越来越注意午睡。

午睡的效果因休息时间而异

专家指出,午睡不仅能调节血压,而且在保护心脏、改善记忆、振奋精神、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希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小睡三次的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几率比不小睡的人要低。资料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部分是由午睡习惯决定的。有午睡习惯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无午睡习惯者,全国心衰发病率为37%。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无午睡者。有午睡习惯的国家的心力衰竭发病率明显低于没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在增强免疫力方面,相关专家指出,下午1点是白天明显的睡眠高峰。此时的短暂睡眠能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当然,由于工作或个人习惯,很多人不注意午睡,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午睡。对此,专家建议,无论是6分钟还是90分钟,只要放松休息,就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不同的午休时间带给我们不同的功能。休息6分钟可以增强记忆力;休息20-30分钟可以提神醒脑,提高工作效率;休息45分钟可以缓解熬夜带来的疲劳,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健康;休息90分钟可以对身体进行很好的修复,效果和完全睡眠一样。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定制午休时间。最好让身心完全放松,仰卧,午休时不要睡在办公桌前。这样,午休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在你身上。最好在饭后半小时打个盹儿,否则不仅会加重胃的负担,还容易引起肥胖等问题,失去调节血压和心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