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怕过冬,心血管疾病患者记住5个“过冬法宝”,冬季也不可怕

文 / 老徐养生健康汇
2020-12-04 10:29

寒冷的冬天又来了,又要穿上厚厚的衣服御寒了,不仅我们的身体怕冷,我们身体里的血管更怕冷。寒冷会刺激血压升高、心血管张力增加,容易诱发中老年人的中风和冠心病,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在冬季保护好我们的心血管。

冬季气温骤降,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使回心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加重了心脑的负担,脑出血的机会大大增加

同时,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变化大,导致血压来回波动,对存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影响非常大。寒冷的刺激还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凝血块,引发脑缺血性中风发作。冬季气温冷暖不定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脏负荷,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心梗和猝死。

此外,由于冬季户外活动的减少,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也随之减少,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可影响心肌收缩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

1、首先饮食上

(1)每天1斤蔬菜1份水果

维生素C可降低三酰甘油,促进胆固醇在肝脏的转移,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并减少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维生素C,主要来源为新鲜蔬果和水果;摄入不够,会导致血管受损。冬季应坚持每天一斤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可以达一半以上;半斤水果的饮食方式。

(2)每天吃1碗杂粮饭或杂粮粥

全谷类食物有助于保护血管。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好来源,大麦和燕麦中有丰富的β葡聚糖。全谷类也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B族维生素能帮助身体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能量,并可改善心脏功能与血液循环。这些物质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帮助控制血胆固醇,保护血管。杂粮煮饭前最好先泡一泡,紫米、糙米等约泡4小时左右,绿豆、红豆等杂豆可以过夜或泡12小时以上。

(3)每天1把树坚果如核桃、开心果、杏仁等,不包括花生

医生将坚果比作“天然的保健胶囊”。研究发现每周吃5次,每次吃适量的树坚果如榛子、腰果、开心果或核桃,可将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4。尤其核桃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大量欧米伽(n)-3系列必需脂肪酸,如阿发(α)-亚麻酸。阿发(α)-亚麻酸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此外,坚果中的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4)每周1斤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周吃鱼280~525克。鱼类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促进心血管健康。建议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深海鱼如黄花鱼、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摄入,或者鲈鱼、鲶鱼等淡水鱼,尽量采用清蒸或炖汤的方式烹调。也可每天1小勺橄榄油、亚麻籽油来拌菜。

(5)每天吃1份豆制品

豆类富含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和钙,除了能保护心血管外,还有强健骨骼的作用,每天可以吃25克的大豆做出的豆浆,或者100克的北豆腐、50克的豆干。

推荐食谱:西蓝花木耳炒豆干

西蓝花100克,水发木耳30克,豆干30克,红柿子椒20克,大蒜3瓣 。西蓝花、木耳用沸水焯熟;豆干、柿子椒、大蒜切片;锅中放半汤匙大豆油,冷锅放大蒜炒香,然后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翻炒,加少许盐调味出锅。西蓝花、柿子椒富含抗氧化成分,豆干则富含钙、镁 、钾等矿物元素,一起食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2、运动上:减少静坐时间,适度运动

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左右,比如简单的舞蹈、瑜伽、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娱乐心身,调和气血。如天气好的上午十点或下午四五点都可以出来散散步,一方面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应避免在清晨、晚上及雾霾天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在家锻炼,比如做做家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3、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严重缺少睡眠,就不单单是只会觉得疲劳的问题,更可能会带来疾病。熬夜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保护心血管应避免熬夜。且早上起床时动作宜缓。早上睡觉醒来时,可先在床上躺几分钟,待身体苏醒适应后再起床。

4、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

冬季室内活动较多,较少与阳光直接接触,下丘脑松果体接受日照时间减少,使褪黑激素随环境改变而增加,导致情绪低落;或因为假日周末、心情大起大落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5、常按内关穴

内关穴是治疗心血管病第一要穴,对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都有良效。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用大拇指按压,以酸胀为度。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做好积极的防护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急救知识。外出应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脖子、腹部、膝盖及脚,更不要露出脚踝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