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治疗心律不齐深度解析报告

文 / 健康界
2020-11-06 10:23

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总受到格外的关注。

然而,很多人的体检心电图报告上会出现“心律不齐”字样,一看到就惶恐,担心是不是心脏病?要不要手术?有没有危险?

医生表示,心律不齐是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据调查,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不齐!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规律匀齐,每分钟约60-100次,有些老年人可出现50次/分也正常,但若心跳不属于这个范围,或者出现不规则心跳,忽快忽慢,则可能就是心律不齐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心律不齐?又该如何对待呢?

心律不齐指心跳过慢、心跳过快或心跳不规则,一分钟50次以下为心动过缓,100次以上是心动过速。

心律不齐有疾病引起的,也有生理性的。比如运动、精神兴奋、发烧引起的心动过速,这是谁都会发生的生理性的心动过速。

另外,导致心跳不规则的有期外收缩。这个几乎所有超过30岁以上的都会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增多。期外收缩症状不多时可以认为是生理性的心律不齐。一般心跳在一分钟40次以下时容易出现心动过缓导致的气短、头晕等症状。

没有明确的原因突然心跳120以上时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会出现心悸、气短,有时会出现胸痛、头晕、昏厥症状。另外,有时三次里面一次、五次里面一次这样脉搏跳跃时有期外收缩的可能。

心律不齐有很多种类,在被告知有心律不齐时有什么想法、怎样处理我们在这里进行说明(注:心脏是担任着往全身输送血液的泵作用的脏器,是发出微弱冲动引起活动的机制,在心脏里有担任着“发电所”和“电线”作用的组织。这些作为基础知识我们先了解一下。)

01

期外收缩

在心律不齐里最多见的是期外收缩。这是心脏中规则地发出起搏冲动的“发电所”(窦房结)以外的地方发出的、稍早一些的起搏冲动现象。就像刚开始说明的,期外收缩在超过30岁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其中,从心房出现的期外收缩称为心房性期外收缩,心房下面的心室出现的称为心室性期外收缩。这些出现时虽然感觉脉搏少一拍,但心跳绝不会停止。因为心脏收缩稍微早了一些,没有触及到那一拍,也就是说只是因为那一拍的脉压弱没有触及到脉搏而已。

感觉不到期外收缩的人比较多,但是感觉到喉咙和胸部不舒服、心悸还有时间非常短的疼痛的的人也有。期外收缩连续出现时导致一时的血压下降、头晕、心悸的情况也有。

期外收缩虽然也有因疾病而导致的情况,大多数和疾病无关,是由于体质和年龄。但是心室性期外收缩的一部分是由于心肌梗塞和心肌病而发生,所以可能转变为危险的心律不齐。被告知有期外收缩时,最好查一下是否有疾病的原因、是否有转变为危险的心律不齐的可能。

如果有症状的话需服用抗心律不齐药和安定剂。没有症状,但是有导致心律不齐的疾病并且有转变为危险的心律不齐的可能性的话,有必要服用抗心律不齐药。另一方面,没有症状的心房性期外收缩几乎都不用治疗。

没有会导致期外收缩的心脏疾病、也没有症状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限制,但是运动和喝酒时或者什么都没有做时出现类似心悸、意识模糊的症状时需要注意,避免做激烈的运动比较好。

一般精神压力、睡眠不足、疲劳容易使期外收缩恶化,需注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02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这是“发电所”(窦房结)出现异常导致心脏里产生不出起搏冲动的疾病。冲动不足时使心跳变慢,或者时而导致心跳停止,这个疾病也有可能同时伴有心房异常,这就会出现心动过缓的同时还会有心动过速。这样的患者心动过速停止时心脏容易停止跳动,出现站立不稳和昏厥的情况。一般心脏停止数秒钟以上会出现站立不稳、停止十秒以上会出现昏倒(阿斯综合征,别名心源性晕厥)。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首先不会有因心脏停止而引起死亡的情况,但关键是失去意识时会受伤或遭遇交通事故必须引起注意。另外,心动过缓的状态长期持续的话心脏功能会下降,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

窦房结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关于这个疾病的诱因没有搞清楚的方面还有很多,认为可能是窦房结和心脏的老化现象为主要原因,另外降压药和强心药也会引起窦房结病变。

因心动过缓导致昏厥、站立不稳等症状时有必要做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就算没有症状但有发现心脏停止4秒以上的情况时也有可能植入心脏起搏器。

另一方面,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和训练而引起的生理性窦房结功能抑制导致心动过缓的人不需要做起搏器治疗。还有由药物引起出现暂时的窦房结病变,药物停止后功能可以恢复的人也不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03

房室传导阻滞

在心房和心室的交界处有担任着变电所功能的、调节起搏冲动的叫房室结节的组织,这个功能下降的话,从心房往心室发出的冲动得不到传导导致心跳速度下降就是房室传导阻滞。

这个疾病按重症度的不同分为1度、2度、3度。经常运动的人和年轻人的叫做迷走神经的功能比较强,有生理现象的房室结节发出的冲动传导困难,有1度或2度的传导阻滞发生,但是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就不用担心。

但是伴有像心肌梗塞和心肌病这样的疾病,发生2度至3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时,有时会出现心跳速度极其慢时而心脏会停止跳动等情况,必须注意。和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一样,心跳变慢时会出现站立不稳、头晕、昏厥和心力衰竭。

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不一样的是大多数情况由隐藏着的疾病导致,详细检查不可缺少。有必要治疗的是因心跳过缓出现了昏厥、站立不稳、气短等症状的。症状轻时使用药物,大多数情况需要做安装起搏器手术。没有症状但是房室传导阻滞是三度的人植入心脏起搏器比较好。

04

有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时

心脏起搏器是病态窦房结和房室传导阻滞这样的有心动过缓的人植入的,但是真正有必要的是做心电图检查确定因心动过缓出现了昏厥和站立不稳等症状的人。要说为什么的话,一般头晕和站立不稳对于老人是容易发生的,因为一时的血压下降和贫血都会引起。所以失去意识、站立不稳不是心跳变慢(一般一分钟40次以下)或者心跳停止导致的话,就有可能明明没有必要却植入了心脏起搏器(这种情况下植入心脏起搏器症状也不会好转)。

另一方面,脉搏一分钟只有30次,没有症状的话也可以说不是一定需要起搏器。另外由于降压药和强心药的原因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心动过缓的情况也有,所以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有必要确认心动过缓和头晕等症状不是药物或其它的一时的原因导致的。

没有心动过缓导致的症状但也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情况有限(没有服用药物却有4~5秒的心跳停止,心脏慢慢变大等)。没有症状却被推荐使用心脏起搏器时,要仔细听一下为什么需要的说明。

心脏起搏器手术是局部麻醉后,在胸的上方少许切开,把直径4~5cm、厚度5~8mm大小的电池放入皮肤下面。从切开部位的静脉往心脏里放入细电线和电池连接上。

这个不是需要开胸的大手术,是只需要做局部麻醉的小手术。手术中意识清晰、手术结束当日就可以走路。有了起搏器,在自身没有脉搏时心脏起搏器会代替发出冲动信号,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最近心脏起搏器的性能也提高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植入起搏器后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障碍。伴随着疾病有明显的症状,被认为需要手术时建议毫无顾虑地接受手术。

05

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里有“发电所”(窦房结)和“变电所”(房室结节),还有担任着电线作用的组织。心脏是分为左右两部分,所以电线也是分为左支和右支。

束支阻滞有完全性阻滞和不完全性阻滞。这是由心电图分类的,完全性阻滞也不是指一定完全断线,可以理解为完全性阻滞是指冲动信号的传导更加不好的状态。

那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不是在心脏的右侧就没有冲动信号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就算右侧断线了,也一定会从左侧的电线传入冲动信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心脏也能正常跳动。

那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因为心脏有疾病导致的吗?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也是不用担心的,确实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梗塞、心肌病这些疾病容易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但是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人中有心脏病的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没有心脏疾病。其实右束是只要有一点问题就会使信号的传导不好,就算断线了也几乎没有问题。

虽然这样说,右侧的信号传导变坏的话,就会有一些疑问,剩下的左侧的电线(左束支)是否也会出现障碍呢,那样的话冲动信号不能传导心跳是否就停止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本身没有心脏疾病的话这些几乎都不用担心。除了因为疾病导致的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外,几乎不会累及左束支也出现障碍。假使是那样还有心脏起搏器这样的治疗方法。

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没有症状。但是由于运动等心跳加快时会有人出现一时的右束支传导阻滞,这时也有人会反映胸部不舒服。

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使用心电图诊断,但是否完全不用担心,要做心脏超声波检查、运动负荷检查还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来诊断,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人想开始做什么运动时,为了以防万一,做这些检查比较好。通过做这些检查没有发现心脏病也没有危险的心律不齐的话就可以做运动。只是这些检查都正常,也没有自觉症状,但是父母和兄弟等近亲中有青年或中年突然死亡的人不要做马拉松等激烈的运动比较好。特别是在家族中有在睡眠中猝死的情况有可能有叫做布鲁加达综合征的特殊疾病的可能性,建议去看心律不齐的专科医生。

如果检查发现了异常,要向医生咨询根据疾病的状态可以做什么程度的运动。另外现在除了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外没有其它异常,但是几年~数年以后出现异常的情况也有,所以1~2年要做一次心电图检查还要做体检。

06

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左侧的冲动信号传导恶化的状态,和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同的是伴随有心脏病的情况比较多。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时首先要检查是否原本就有心脏病,如果想重新开始运动的话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能做怎样程度的运动。

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正常的传导路径以外,在心房和心室间有多余通路,冲动信号在正常通路和多余通路之间传导引起心动过速的疾病。WPW综合征是先天性的疾病,一般不到一定的年龄心动过速不会发生,认为有3成~4成的人一生都不会发作。

被告知有WPW综合征时,没有心悸症状的话不用治疗。但是有病理性的心悸(突然出现150次以上的心跳、突然停止的心悸、或者完全没有规律的心跳的心悸)的症状,一旦出现长期持续时或频繁出现时就有必要做治疗。

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话,做可以根治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比较好。细导丝插入心脏,,在尖端发出高周波烧灼掉多余传导路径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后心电图可以回到正常,也不会再出现心动过速。

07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是心房幅度微小地活动也就是快速的活动。原因是在心脏的某处(大多数是在肺静脉的入口处周边)出现了新的“发电所”(或者在胎儿时就有的发电所)发出了冲动,导致心房中出现不规则的冲动传导。

心房颤动时心房一分钟里跳动300到500次,只是不是所有的冲动都会传导给心室,房室结节会适当地从中间去掉一部分来传导。所以心房颤动时不规则的冲动传入心室,整个心脏出现一分钟60次到200次频率的不规则的跳动。因此脉搏紊乱引起心悸、呼吸困难、有时出现头晕、胸部疼痛等症状的情况也有。只是导入心室的脉搏没有那么快时完全没有症状出现的患者也有。

心房颤动分为有时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心房颤动的状态一直持续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还有和心房颤动非常类似的心律不齐的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在心房里按一定的路径规则的冲动传导。

心房颤动是70岁以上、无论疾病的有无都会有10%以下的人发生的心律不齐,认为原因可能是心房肌肉的老化现象的一种。另一方面,在年轻人中也会发生,大多数是体质的原因,另外高血压、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瓣膜病、心脏手术后更容易发生。

08

心房颤动的治疗

对于心房颤动的治疗,如果是由于疾病导致的首先要治疗疾病。如果不是由疾病导致的并且没有症状时不需要治疗的情况也有,但是有心悸等症状时一定要治疗。

心房颤动会在进行运动或精神兴奋时房室结节的传导一时变快、脉搏数突然增加导致气短和头晕等症状。阵发性心房颤动在开始发作时有可能血压下降导致失去意识,这时要使用控制脉搏数的药物和控制发作的药物。心房颤动长时间持续导致一时的心脏功能下降症状严重时也可以用电击疗法使心律恢复到正常。

治疗心房颤动基本是使用抗凝疗法(服用使血液不容易凝固的药物),有心悸等症状和心脏功能下降时除了抗凝治疗再加入抗心律不齐药和进行导管消融术治疗。

心房颤动和脑梗塞

心房颤动时心房只是幅度很小地活动而不能充分地收缩导致淤血形成血栓,血栓进入头部和手有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如果是脑部就会成为脑梗塞)。所以对于心房颤动以预防脑梗塞为目的使用防止血液凝固的药(华法林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的情况比较多(抗凝疗法)。

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脑梗塞•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既往史的患者和老人因为出现脑梗塞的频率较高,必须服用使血液不容易凝固的药物。

有适当地使用华法林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的话,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心房颤动都可以减少脑梗塞发生的频率。就算抗凝药在服用中也可以做手术,假如有出血但只要按住就会止血的。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导管消融术

有心房颤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避免精神压力、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摄取酒精等,因为这些会使期外收缩增多,期外收缩是心房颤动的诱因。

最近几年使用根治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导管消融术),对于药物效果不好、不想使用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来说是很大的福音。最近使用称为球囊导管消融的机器,可以更加简便、短时间地治疗心房颤动。

在接受治疗时要充分的听取说明,充分理解心房颤动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危险性,对照自己的病情再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比较好。

对于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治疗也是有效的。绝大多数心房扑动的冲动回旋只发生在三尖瓣周围,所以只要把路径的一部分烧灼掉就可以不再发作。只是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同样是心房内的心律不齐,心房扑动没有了下次发生心房颤动的情况也有。

心房颤动•扑动的治疗在这十年间有了异常显著的发展,现在除了这些以外还在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另外副作用少、非常有效果的药物也在开发中。预计不久的将来,会开发出危险性小治愈率高的治疗方法。

导管消融术

关于导管消融术,在这里做详细说明。这个方法是把细导管通过血管插入心脏中,在导管的尖端发出高周波使心脏肌肉的一部分烧成轻伤消除心律不齐发生源的治疗方法。

通常,对大腿根部和手肘的血管做局部麻醉然后插入导管。释放高周波时有时会感到疼痛,但不是很强烈。这个手术成功的话可以根治心律不齐,不再需要药物治疗。现在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治疗WPW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发性心室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是导管消融术需要往心脏插入好几根导管,有时会伴有并发症。主要有心脏压塞(心脏壁穿孔血液从穿孔处溢出)、脑梗塞、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传导路径被切断脉搏变慢)、动静脉瘘(动脉和静脉之间出现异常通道)等。

这些并发症发生的频率,虽然设施和统计方法不同,认为在0.5~2%左右(心房颤动为0.5~5%)。出现这些并发症时,有时候会有必要做外科手术和植入心脏起搏器。这个治疗方法和其它的导管检查和治疗一样,不是可以保证绝对安全的,关于详细情况要听取就诊医院的充分说明。

免疫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几个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能力,在患部的组织中释放出细胞因子对细胞进行修复、再生,几乎没有排异反应,所以适合接受干细胞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