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心悸,难道得了心脏病吗?

文 /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2019-08-30 11:37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心慌、心悸的时候。

这种情况是不是心脏病呢?

其实心悸、心慌只是一种临床症状,也就是一个人的感觉,虽然都是心悸、心慌感觉一样,但本质不一定一样。

心悸、心慌可能本身就没事,只是自我敏感;也可能是心律失常比如早搏、快速心律失常、慢性心律失常等,甚至有时候心肌缺血也会表现为心悸。

出现心慌、心悸的原因大致分为生理和病理。

1、生理性包括环境因素,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浓茶,饮酒之后等之后。

2、性包括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甲亢,贫血,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心慌、心悸的发生。

首先,排除疾病

我们需要在发作心慌、心悸的时候做一个心电图,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发作的时间很短,无法完成心电图,那么就需要带一个动态24小时心电图,如果带动态心电图的时候,发作心慌,也抓到证据,那么就好办,治疗心脏病即可。如果发作心慌、心悸,可是动态心电图正常,那么说明这种心慌、心悸并不是心脏这个脏器本身引起的。

疾病引起的心慌、心悸必须去医院看,才能解决。

如果去医院啥也查不出来,但就是心慌、心悸怎么办?

当没有明确的疾病,仍出现心慌、心悸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缓解呢?

1、休息:如果是在工作、走路的途中出现心悸,那么需要停下来休息,也可以喝一杯温水来调节。

2、环境:舒适的环境以及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减轻心脏的外界压力,减少心慌发生。

3、深呼吸:适当的放松,因为很多的心悸是由于紧张,压力或者情绪波动而产生的,用深呼吸来放松,调节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控制情绪。

4、充足的睡眠: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是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必不可少的因素。

5、戒烟戒酒:本身吸烟饮酒就会增加心慌、心悸的风险,戒烟戒酒后,这些症状都应随之减轻。

6、加强锻炼:一部分人身体较弱或比较敏感或缺乏锻炼,建议加强锻炼,一方面增强体质,一方面也利于心理承受力的锻炼。

7、取穴:心悸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用简单的穴位来按摩缓解不适感,在这呢,王医生推荐一个临床中常用的穴位:内关。

总之,心慌、心悸先得弄清原因,如果是疾病引起,那必须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没有疾病,更多的是自我调节及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