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究竟怎么才能进行预防?

文 / 全球旅游季
2019-07-25 01:26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引起心脏病变的一系列恶习

1、便秘

便秘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引起腹压升高、血压升高,心率也会加快。从而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冠脉内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塞,因此容易引发心肌梗死。

2、大量喝酒

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可诱使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肌梗死。

3、心情抑郁

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降低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引起如心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

4、暴饮暴食

人在过量进餐后,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塞。

5、吸烟或被动吸烟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随烟雾进入血液后可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痉挛,进而引发心梗。另外,尼古丁还易引起血小板的黏附和闭塞,促使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增大,一旦斑块脱落,就会成为血栓,随时可能堵塞血管危及生命。

6、吃得太咸、太甜

太咸,钠摄入多了,会导致血压上升,血浆胆固醇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摄入太甜,则易升血糖,使血三酸甘油脂合成增加,均对心脏不利。

7、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日久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

心脏出现问题有哪些前兆?

1、呼吸短促

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肌衰弱问题。这因为如果心肌衰弱,它会导致心脏的供血和供氧能力不足,因此心脏的运作会更费力,从而就会表现出呼吸短促的现象。

2、头晕目眩

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

3、胸闷、胸痛

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当然出现这些症状,不代表就是心脏病,但为了保险起见,出现该症状的人应该去医院进一步诊断,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变。

5、早搏

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即心脏过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6、心悸心慌

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7、一躺下就气短 这种现象往往是心衰造成的,具体表现是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

预防心脏病可以从以下开始

1、戒烟

抽烟人群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三倍,因为烟草在进入人体之后会伤害心血管内皮细胞,会导致心肌变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冠心病。

2、减肥

超重会对健康有很大危害,尤其是对心脏,一来是因为肥胖会导致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硬化并引发冠心病,二来是因为肥胖本身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会导致左室肥大,长时间下来也会导致心脏衰竭。

3、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增加心肌柔韧性,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出现。

4、良好睡眠

良好睡眠可以帮助消除疲劳,处于睡眠中均匀的呼吸也会减少心肌对血样的需求,心脏也可以适当进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