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的双向调节作用

文 / 心悦中医
2019-06-11 18:28

刘冰燕心脏病方药100讲(47)

心脏病治疗界的新发现:中医药方剂有双向调节作用!

在心脏瓣膜病临床中医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医心脏瓣膜病系列中药对心脏病人具有一些双向的调节作用,比如可以让心动过速者减慢,还可以让心动过缓者加快;可以使高血压降低,可以使低血压升高!

我们发现系列配方中的一些中药成分本身就具有药理多效性。也就是有多种中药成分,不同的成分有相反的一些药理作用,所以就可以表现出双向作用。西药发挥作用往往是靠一种成分,而中药大多都是复方,同一种中药成分它可能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两种作用,同一种药物可能含有药理作用一致的多个成分,也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药理作用相互对立的化学成分,也就是说里面既有苦味药,也有甜味药,它化学成分上就是相互对立的。中药方剂发挥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成分含量的多少、作用于机体的受体和酶的不同,都会使中药表现出它的多效性来,从而能对高血压和低血压、心动过速和过缓进行双向的调节。

中医双向调节给心动过速与过缓患者同时带来了福音。

正常心脏跳动一般在每分钟60次至100次左右,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规律快速的异位心律失常,是由一系列早搏引起,连续3次以上的早搏就称为短阵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时,其心率一般在每分钟150~200次之间。根据引起心动过速的异位起搏点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因为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在治疗上和临床意义上基本相同,且心电图上不易分别,故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许多心脏病患者都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的传导障碍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这是由于心脏传导组织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使生物电冲动在传导过程中异常延迟或受到程度不同的阻滞而形成的。有的会进一步发展为心动过缓,导致心脏病人心悸、胸闷、眩晕跌跤、乏力、晕厥、心绞痛等症状。

中医心脏瓣膜病系列中药具有双向调节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的神奇作用。它是通过一些核心物质来激活、修复并营养受损的心脏传导组织细胞,从而使由窦房结发起的电冲动传导无滞无碍!控制神经的兴奋,同时还能解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心脏病人感觉轻快舒适,状如常人!

心脏瓣膜病系列蜜剂双向调节心动过速与过缓的效果:一般轻中度的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程度属于一、二度的心动过缓患者,经过使用一定阶段的中医中药,可使心动过速发作减少,传导顺畅;对于阻滞已达三度或室内三支(左前束支、左后束支、右束支)阻滞的患者以及中重度心动过速、过缓患者,临床发现,在使用中药一段时间后,部分冠心病患者竟然可以再造侧支循环!由此可缓解传导阻滞,使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多数心动过缓患者可以做到不必安装起搏器,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已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可延长起搏器的电池使用寿命,甚至逐渐恢复自主起搏。

心脏瓣膜病中医康复专家刘冰燕主任简介

刘冰燕主任 中国中医泰斗,原国家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司长吕炳奎老中医的关门弟子。中医副主任医师 天津心悦门诊心脏瓣膜病首席专家 曾任医院院长 中国中医学会分会理事 先后撰写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入选多部名医典录。

刘主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善用中药蜜剂调理,堪称一绝。2016年前累计观察近5000例心脏瓣膜病,曾亲自跟踪北京、天津两地心脏瓣膜病患者上千人,对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