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罐含糖饮料增加因心脏病早死风险31%

文 / 慧享健康
2019-03-19 11:36

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喝含糖饮料可以显著增加全因性早死风险,尤其是因心脏病的早死风险,同时也增加因癌症的早死风险。

研究早就确定饮食中额外添加的糖与体重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风险相关。

饮料是添加糖最主要的来源,因而长期喝含糖饮料与上述健康风险密切相关。

但是,目前还没有有关喝含糖饮料与死亡率增加方面的大型研究证据。

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一项大型长期追踪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18日出版的“循环”杂志上。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美国护士健康研究(1980-2014)的80647名女性和参与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1986-2014)的37716名男性的数据。

在这两项研究中,参与者每两年回答填写一次有关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问卷。

经过调整了主要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如果喝含糖饮料越多,由任何原因导致的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与每月喝不到一份(一份是指12液体盎司,即355毫升的经典苏打饮料为标准,约含140千卡热量,39克糖)含糖饮料(无论是苏打水还是非苏打水饮料,还是果汁,以及任何含糖饮料)相比,每月喝1到4份含糖饮料与早死风险增加1%相关;每周喝2至6份,风险增加6%;每天喝1到2份,风险增加14%;每天喝2份以上,风险增加21%。其中,与喝含糖饮料相关的早死风险增加方面,女性高于男性。

喝含糖饮料与心脏病导致早死风险增加之间关联特别密切。

与不常见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份以上的含糖饮料,因心脏病早死的风险高出31%。每天每额外多喝1份含糖饮料,与心脏病相关的早死风险增加10%。

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多喝含糖饮料与因癌症导致的早死风险也有中等水平的增加。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喝人工甜味剂饮料(即所谓无糖苏打水)与早死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如果用人工甜味剂饮料替代含糖饮料,与早死风险的中度降低有关。

但是,当每天喝人工甜味剂饮料超过4份,与女性全因和心脏病相关早死风险相关。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人工甜味剂饮料的风险低于含糖饮料,也不能放任多喝。

研究者指出,新的研究结果与此前有关添加糖增加健康风险的结论一致。

生活中,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最主要来源。要控制这种健康风险,应该用其他饮料来替代含糖饮料,其中最理想、最健康的替代品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