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辨析,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真的不管用了吗?

文 / 关你健康
2018-09-19 22:05

近期,健康界最吸引眼球的事件,是有关阿司匹林的,不嫌事大者,还有缺少良知和学养者,为了多赚了点流量,纷纷以“阿司匹林被掀下神坛”之类的字句为标明用语,这势必引发疑问:难道又被骗吃药花冤枉钱了吗?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真的不管用了吗?让我们一起到事件的源头上去看看吧。

在近日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年会上,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报告了2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其论文也分别在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结论是,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中等的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基本没有益处。但是,必须指出,研究的出发点,所想解答的其实是老问题,是有关阿司匹林适用范围的争议。为搞清来龙去脉,我们先看研究过程。

研究是从2010年开始,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招募了16703及2411名70岁以上的参与者,这些参试者都没有老年痴呆或其他需要就医的疾病,跟踪调查了接近5年时间。参试者被随机分配到服用阿司匹林组和服用安慰剂组,在试验结束时,阿司匹林组有90.3%仍存活,安慰剂组90.5%仍存活。请特别注意关键点,参加试验的是健康老年人,权且小声问下,您身体健康,谁让您吃药的呢?咱们再往细看一下研究数据吧。

参与试验者的平均年龄是74岁,其中分在阿司匹林组的是9525人,安慰剂组的是9589人,有11%先前服用过阿司匹林。在试验结束时,两组中大出血的风险分别是3.8%与2.8%,由此认为,健康老年人每天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不会改善其健康程度,反而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这个结论,其实也是回答了一直以来的争议,就是阿司匹林的潜在风险和适用范围问题。

聊到这儿,咱们必须先引入基础信息点,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临床医学界当前的共识是,一级预防指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出现,防止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后血管事件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防止疾病进行为心血管事件和防止再发生心血管事件。此处,要奉上重点中的重点信息,阿司匹林是否在一级预防中使患者受益及其风险是近年来学界的争议点,但是,在二级预防中则毫无异议,共识是在二级预防中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死亡风险的22%,这药是神药,该吃的必须吃,不能停。

有关神药阿司匹林迄今为止传播最广的赞誉来自一位教授,他说,“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一种药物的话,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司匹林。”这个药,的确神,每年在本星球被消费掉1500亿片,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药被证明具有镇痛、解热、抗炎及抗风湿、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可用于川畸病、糖尿病、老年痴呆、抗癌、男性避孕、应对听力损害、治疗胆道蛔虫、对抗先兆子痫及习惯性流产,还被用于治疗老年白内障、修复蛀牙。阿司匹林出身低贱呢,来自柳树皮家族,但是,真是够神药标准。

当然,任何药物在有治疗功效的同时,也会有副作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也不少,有反酸、腹痛、上消化出血,还可能引起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凝血功能抑制等。按照当前的指南,阿司匹林也有较为严格的适用范围,目前认为所有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均应服用进行二级预防,这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如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超过50%者;以及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者。对一级预防,认为没有心血管病和慢性肾脏病,但在下列因素中有超过3项者应该服用,这包括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后;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单独服用还是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则要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总之,小剂量阿司匹林,即每天50到100毫克,总体被认为是疗效较佳且安全的。对于二级预防则不可擅自停药,否则有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风险。一句话,没病别乱吃,有病该吃的千万不能停。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制作,以科学与人文视角多维度观察生命健康,包括医事、史话、日常、展望、心理、房内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