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南亚科大肝病医院】肝胆相照,肝病患者为啥胆囊总出毛病?

文 / 南亚科大肝病医院
2021-10-15 09:21

我们总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侠肝义胆”等,这说明肝胆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中医药学称之为表里关系。

有统计报道,肝病患者胆囊疾病的患病率为88%。其中胆囊炎症占56%,胆结石占16%,胆泥淤积占10%,胆囊息肉占5%,胆囊水肿占25%。

“医生,为什么胆囊总出毛病?”很多肝病患者也经常问起这个问题。

肝脏与胆囊的关系

胆囊位于肝脏的下方,和肝脏紧密相依,它俩位置紧贴在一起,有啥关系呢?

看图上,肝和胆囊之间有一条绿色的管子,肠道和胆囊之间有一条绿色的管子,胆囊就像是一座建在桥上的小亭子,胆汁可以在里面停留、休息。

肝脏就像人体的一个大的化工厂,它生产的产品中有一项就是胆汁,肝脏里包围着所有肝细胞的管道除了血管,还有就是胆管了,胆管和血管一样并行,由毛细胆管变细再变粗,将一滴滴的胆汁源源不断的送到胆囊里贮存、休息。进食时神经刺激、肠道的蠕动都会给胆囊发送信号,胆囊将迫不及待的将胆汁推送进肠道,消化吃进去的食物,因此胆囊其实就是个容器、中转站。

肝病患者多伴胆囊炎的原因

当肝脏发生病变,胆汁成分也发生来改变,胆汁变粘稠,胆盐浓度增加,胆汁排泄速度减慢,在胆道存留时间延长,对肠道细菌的抑制作用降低,细菌容易逆行进入胆道引起感染。急性肝炎时胆囊壁欠光滑、模糊、水肿等改变的发生率几乎为100%。

急性肝炎的胆囊变化,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壁受损,使肝细胞形成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入小胆管,加之小胆管壁的损害,使胆汁中的水分均渗出胆管外,造成胆汁浓缩、粘稠,胆汁流动较差,刺激囊壁改变。胆汁顿减,炎症波及,癌细胞侵犯也可引起囊壁粘连。

对于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于胆管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引起免疫损害,或通过细胞毒T细胞、NK细胞杀伤表达乙肝病毒抗原的胆道上皮细胞也会引起损害。乙肝病毒在胆管胆囊上皮细胞内繁殖、存在,从而也会影响胆囊功能。

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本号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