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什么特点?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文 / 关你健康
2021-10-15 09:20

提到肝病,大家就会想到肝炎,想到病毒,甚至产生认识误区,以为只要没有病毒感染,不酗酒伤肝,肝脏就不会受到损害。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很多人感到陌生。那么,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什么特点?会不会传染?应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确诊?如何应对呢?咱们现在就来帮助大家解疑释惑。

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不是某1种疾病的名称,而是1类由肝脏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性疾病。以往,主要根据受到损害的肝脏组织及细胞类型,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目前,又加入了IgG4相关性胆管炎IAC,共计4种;如果前3种类型中的任意2种同时出现,则称为重叠综合征,并且以PBC与AIH重叠较为常见。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可能由遗传环境等因素触发,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有关,最终导致进行性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的免疫反应,发性肝脏纤维化及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病,还可能同时伴随其他免疫性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伴随干燥综合征或类风湿关节炎。咱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较为常见的2类自身免疫肝病的特点。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女性患者较多,多数是隐匿性发病,可以引起恶心、乏力、上腹不适或疼痛、呕吐、关节疼痛、皮疹等表现,也可以没有明显体征。但是,该类疾病如果不经治疗,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确诊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依据是血清转氨酶升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抗体异常,需要进行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或肝胰抗原抗体等检测。患者还会出现肝脾肿大及腹腔水。此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界面性肝炎和门管区浆细胞浸润。

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是由于肝脏内的小叶间胆管肉芽肿炎症,导致小胆管破坏及减少,造成胆汁淤积,最终形成肝硬化。该病的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会在5年内出现症状,常见的表现是皮肤瘙痒、黄疸、乏力、骨质疏松、复发性尿路感染等,可以同时伴随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检查较常见的异常变化,是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如果出现肝硬化或胆红素血症,则为病程晚期的指标,表示病情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PBS患者可能反复发生右上腹疼痛,容易与胆石症或胆道感染相混淆,需要注意鉴别。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肝炎病毒感染无关,因此,不会传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通常是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但是,AIH也可能急性,甚至暴发性起病,并且迅速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而多数的AIH,以及PBC,可以在几年内进展为肝硬化,并且引起门静脉高压,甚至是肝癌。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需要及时确诊并且治疗,否则,在疾病的后期,只能依靠肝脏移植,才有可能得到挽救。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主要是通过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阻止肝脏纤维化进展,预防肝功能衰竭。对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目前主要采用熊去氧胆酸缓解病情。在日常护理方面,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宜进食高脂食物,比如,肥肉或动物内脏等,对于香菇及芹菜等食物的摄入量,也需要控制;饮食方面可以增加鱼虾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此外,需要特别注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宜盲目进补,或者使用来历不明的药物,防止增加肝脏负担,导致加重病情。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